23年前牺牲的他们,在战火中履行神圣任务……

3个月前 (11-22 01:00)阅读3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303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062
  • 回复0
楼主

1999年北京时间5月8日清晨5点45分

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晚11点45分

数枚北约导弹划破天空

曲奔位于萨瓦河左岸的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振聋发聩的爆炸声中

20多名使馆人员遭遇了差别水平的炸伤

尤为痛心的是

新华社记者邵云环

光亮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老婆墨颖

倒在血泊中,不幸遇难

轰炸中牺牲的3名烈士(左起依次为邵云环、许杏虎和墨颖)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他们的同事吕岩松哭得抽泣不成声:

“爆炸前15分钟我们还和墨颖在一路谈笑,

她不断说无论仗打到什么水平,

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必然不会分开的,

她会不断陪着许杏虎。”

图片来源:新华社

鲜血洒异国,热泪沾满襟

那一年,许杏虎31岁

墨颖只要28岁

旧闻再览

图片来源:镇江日报官网

许杏虎未完待续的《战地日志》,与墨颖录在家里座机上的语音提醒一样,成为留给世界的最初一缕陈迹。

在距遇难仅两天的《战地日志——亲历炮火》中,许杏虎记下了国际记者结合会秘书长艾登·怀特的一番话: “北约每一次对记者及新闻传布设备的轰炸,都是对民主的踩踏” ,“全世界的记者和媒体有责任照实报导北约轰炸南联盟产生的严峻后果”。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达,中国人民永久不会忘记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形成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受伤。“中国人民永久不会忘记北约那一野蛮暴行,绝不容许汗青悲剧重演。 ”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that on May 7, 1999, the US-led NATO bombed the Chinese Embassy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killing three Chinese journalists and wounding more than 20 Chinese diplomats. The Chinese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such barbaric atrocities of NATO and will never allow the historical tragedy to be repeated.

图片来源: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23年过往了,我们忘不了北约暴行,忘不了逝往的他们……

贝尔格莱德市政府为三位罹难烈士树立的纪念碑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心

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配合祭奠遇难的三名烈士

图片来源:国防部发布

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是属于所有新闻人的节日。让我们将镜头瞄准那些记者,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

Nov 8 marks China's Journalists' Day, one of the three national days for professionals.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0, Journalists' Day is a time for people to appreciate the workdone by media workers.

身为一名记者,事实有多灾?

面临灾情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

在严重灾难发作时,若事发现场没有记者,灾难报导就无法完成,公众就无法得知灾情停顿。“接近事实”是记者的本分,更是记者的本能。火灾现场、地震灾区、台风中心、疫情一线,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无畏求助紧急,永久都不会游移。

一份由印度德里感知研究所发布的查询拜访称, 在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28日,共有101名印度记者传染新冠肺炎往世。那些记者明知前路险峻而决然前行,其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尊崇。

Most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600 million plus people who have had COVID-19, the 6.5 million who have died from it. The trillions of dollars spent by nations trying to prevent their economies from collapsing on treatment, on testing, on vaccinations.

面临威胁

《纽约时报》相关报导 图片来源:凤凰新闻

记者在报导本相的过程中,不免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可能对记者停止威胁以至是抨击。

1993年,《纽约每日新闻》记者陈婉莹报导了震动中外的“金色冒险号事务”,揭露了不法移民的利益链条。因为陈婉莹的报导冒犯了偷渡案幕后黑手的利益,其悬红3万美金来逃杀她。为了庇护她的人身平安,报社专门为她装备了全天候的保镳。而颠末此过后,陈婉莹勇于揭露暗中、同黑恶权力斗争的设法更为勇敢。

“我是一名记者,其实我一无所有,我有的就是我的公信力。”她如是道。

面临心理创伤

2022年8月25日晚,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山火现场,新华社记者在山火火头抵达隔离带时告急后撤避险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闻记者》中 《隐秘的角落:灾难报导中的记者创伤》一文显示了记者在报导不幸时也会遭到创伤:

1.记者在报导、目击国表里严重突发事务时极易遭受创伤,并呈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

2.记者在日常工做中报导、目击通俗人遭遇地震、交通变乱、暴力凌虐时,也会遭到创伤。

3.记者不只会因目击灾难现场遭受创伤,还会因在报导过程中感触感染到别人所承担的痛苦或哀痛而遭受创伤。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作地震,在地震发作后,当记者们情不自禁的回忆起那十多天炼狱般的摘访履历,许多人的眼角都泛起泪花。在灾区待了一个月之后,有一位记者在回北京的头两个晚上,持续做了两天噩梦:他梦到本身在堆满遇难者遗体的空地上走着,突然间,一个死往的人拉住了他的小腿,他在拼命挣扎中吓醒了。第二天晚上,他在梦里看到数不清的遇难者遗体,在梦里他嚎啕大哭,曲至哭醒。

Fourteen years ago, a TV news anchor choked back tears while reporting on the death toll of a massive earthquake which struck Wenchuan, Sichuan province on May 12, 2008. This video clip is once again stirring the emotions of Chinese netizens, as the country commemorates the 13th anniversary of the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that killed nearly 70,000 people.

也许有一天记者们会忘记本身摘访过的大大小小的事务,但是那些事务对记者心理形成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

面临压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新媒体海潮汹涌之际,记者的工做体例和保存形态发作了浩荡改变。记者随时处于待命形态,天天承担着“夺新闻”、“夺独家”的紧迫感,许多记者觉得到达了更大工做负荷,面对着极大的压力。

关于大都人来说,周末意味着歇息。但关于记者来说,随时处于待命形态,天天承担着“夺新闻”和“夺独家”的紧迫感,即便国庆、春节等公共假期,良多新闻工做者也要坚守工做岗位。

假设你问小编,做媒体有那么累吗?我会告诉你, 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就是头皮有点凉。

记者,记着。记着世界的本相,记着初心与担任。

有人说记者光鲜明丽,是“无冕之王”,其实更多人甜做幕后英雄,坚守正义,逃觅本相;他们远赴异国异乡,冒着生命求助紧急在战火硝烟中穿越,只为让你晓得远远世界的动静,爱护保重得来不容易的和平。

今天,他们中的良多人仍驰驱在路上。将敬意与祝愿送给所有的新闻同业: 辛勤了,愿安然!

编纂:翁倩悦

参考材料来源:新华社 解放日报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CGTN 看察者网 新京报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凤凰新闻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吧!

0
回帖

23年前牺牲的他们,在战火中履行神圣任务……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