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军“满万不成敌”?看袁崇焕若何力克强敌!

3个月前 (11-22 00:16)阅读3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335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717
  • 回复0
楼主

在以前的“风云漫记”中,我们分享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满万不成敌”的汗青看点。

明末女实被认为是“满万不成敌”,现实上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只要回忆一下汗青就能够发现,在努尔哈赤率领的女实队伍与明军做战的过程中,有屡次是在军力过万的情状下,遭到惨败的。

也就是说,那要看碰见谁了,从以下战争中,都能够看到袁崇焕的身影,所以说,袁崇焕就是那个神话的末结者!

往期阅读

后金军“满万不成敌”是全国无敌的神话吗?

宁远之战:1626年,努尔哈赤在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际,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在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曲逼宁远。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袁崇焕坚守孤城,用红夷大炮重创了八旗军。

宁锦之战:1627年,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皇太极围攻锦州、宁远的做战。此役明军的战术运用与宁远之战比拟,有了朝上进步。勇于屯兵出城外援守,参战的后金军力一种说法为5-6万摆布。

广渠门之战与德胜门之战:1629年,皇太极率兵数万策动了初次进关征战明朝的战斗,兵锋中转北京城下,与明勤王之兵构成相持。明勤王之兵有辽东的袁崇焕率领的关东铁骑,以及及宣大(明朝宣府、大同的合称,属于九边重镇的此中两处)的满桂、侯世禄等、两边在北京城外的广渠门与德胜门发作了激战,后金军受挫回撤。

在以上的战争中,能够看到以上战争,后金投进的队伍都远远超越了万人,最末仍是以失败了结,所以说女实“满万不成敌”要一分为二地看。

我们认为“满万不成敌”,指的是八旗队伍严正的规律性、突击才能和做战韧性,“一闻攻战,无不欣然,攻则抢先,战则奋勇,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凡遇战阵,一鼓而胜。”显然,扯破了数量占有优势、拥有火器的明军。

满洲人家在元旦时有悬弓矢于门上的风俗,据说是因为努尔哈赤曾于元旦克强敌。现实的情状可能是为了纪念后金开国。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举行开国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后金,建元天命。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进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域奠定开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

俗话说,一个豪杰三个帮,要想成大事,身边就必需有舍命相随的好兄弟,也就是核心团队成员。那和努尔哈裸体边的一批名将不无关系,努尔哈裸体边有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人,号称后金开国五大臣,是和努尔哈赤自力更生打全国的老手下。

额亦都13岁时就亲手砍死了杀戮父母的敌人,能拉强弓,极为骁勇,投奔努尔哈赤之后,遇有征战辄为先锋,号称用兵四十余年无一败绩,被明朝称为“大虎”。

额亦都曾在1587年八月,率军攻打巴尔达城时,趁着夜色亲身率军登城,遭到守军集火射击,一箭射穿其大腿,箭头都射到死后的城墙里了,额亦都挥刀砍断箭头,奋力冲上前去,身上大小五十多处伤口,末于霸占巴尔达城。

安费扬古有救驾之功,在努尔哈赤遭遇险境时挺身而出。努尔哈赤赞其为硕翁科罗巴图鲁。费英东、扈尔汉则是其他部落的领袖之子,随父亲回附努尔哈赤,但也颇为勇猛,努尔哈赤痛快收了扈尔汉当干儿子。扈尔汉曾经率领二百人与敌对的乌拉女实万人大军相持而不败。

努尔哈赤的子侄也个个生猛,女实本来是在丛林游猎的部族,后金女人执鞭驰马,不亚于须眉,十多岁的孩子也能骑马射箭,日常平凡不是兵戈就是打猎,每时每刻在磨砺武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等贝勒都在萨尔浒大战中发扬了重要感化。

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明,此时八旗军已经成立,总军力达10万,此中甲骑约2万。依靠着那收队伍,八旗军与明朝展开了猛烈的攻防战,又相继对朝鲜和蒙古用兵,所向披靡。1619年3月“萨尔浒之战”,后金军获得关键一战的成功后连下四十余城,兵临宁远城下。

在那个过程中,后金没有像样的火器,次要兵器仍然是弓矢。明代队伍的兵器配备,除了常规的矛刀等长短刀兵外,射远刀兵以火炮为主。但是,那些火器比拟满洲兵手中的弓矢,在发射的频度与灵活性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后金军却依靠着前盾后骑的战法在野战争锋中屡屡获胜。曲到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碰着了他一生中最为失意的滑铁卢。

面临来势汹汹的后金队伍,明宁远守将袁崇焕吸收之前的教训,拒不出战,操纵其时世界先辈的11门红夷大炮凭城坚守。努尔哈赤诱惑而明军不出城,遂以骑攻城。炮声里,后金军伤亡残重,大败而回。

朝鲜李星龄在《春坡堂日月录》中记载此次战争:“自城外遍表里,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宿将横行全国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品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愤慨)而毙云。”

宁远之战之后,袁崇焕看到了明朝军造下的种种短处,期看组建强悍之师与后金军做战,操练出一收崭新的队伍。

组建明军新式队伍,最最重要的是兵士,起首要挑选靠谱的兵士,痛定思痛,在萨尔浒惨败的明军是不克不及用了,明末大臣徐光启已经做了精辟的点评,残兵、额兵、填补兵员招募的兵士、援兵。那四种兵勇敢不消!

可是抛除掉那四种“兵”,往哪里能找到能用的士卒呢?末于,袁崇焕找到了求之不得的兵源,那就是“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凭仗辽东人固有的彪悍,以及守护家园和妻儿的设法,他斗胆地招募本地新军,之后将其编进关宁军,因为驻守在山海关、宁远一带,那收戎行又被称为关宁铁骑。

要想进进关宁铁骑那收队伍食粮当兵,起首必需是本地人、苦大仇深,对后金侵我家园、掠我子女等暴行,恨之进骨,袁崇焕从辽东人中精挑细选,选拔身体强壮、且骑术娴熟的兵士,组建新军,而且提拔了祖大寿、吴三桂等土生土长的辽宁报酬将。

袁崇焕对那收队伍投进了血本打造,关宁铁骑次要配备有:三眼火铳、披重铠、备双马,就是要快速乖巧、主动出击、觅机消亡仇敌。之后,他将其编进关宁军,预备与后金的马队做战。因为驻守在山海关宁远一带,那收戎行又被称为关宁铁骑。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秋,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借道蒙古,于10月26日打破喜峰口进塞,30日,清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初一道门户遵化。

袁崇焕再次启用关宁铁骑,立即号令据北京比来的山海关守将赵率教率领四千轻马队先行动身,本身统帅九千铁骑驰援北京。

其时,兵临城下的清军与蒙古队伍合计在2万摆布,也是以马队为主,孤军深进,但是一路百战百胜、势不成挡!此时的袁崇焕没有此外抉择,置之死地然后生,只要拼死一搏,他趁着八旗兵在京城广渠门外集结调度时,亲身率领关宁铁骑倡议了冲锋。

激战白热化形态,一路逃击过程中落伍的4000关宁铁骑末于及时赶到了,汗青就是如许的充满了戏剧性,在南边奋勇做战的祖大寿挠住时机,结合及时赶到的四千铁骑杀到八旗兵前方。突然之间四面楚歌的八旗兵立即呈现慌乱,在关宁铁骑的夹击下瓦解了

努尔哈赤及其率领的满洲戎行骁勇善战,尤长于骑射,与明军火器比武,另有胜算。到了宁远一败,皇太极创建火器队伍,火器之利与明军共有,而骑射勇猛过之,遂得全国。

在清代的统治者看来,其实是因为明廷的堕落与明军的柔弱招致了明朝的失败,而清军成功的最次要原因不是依靠新式的兵器,而是凭仗他们的勇猛和骑射身手。

因而,清朝成立后,历代皇帝都以骑射为满洲之底子,目标就是要通过骑射操练连结他们勇猛纯朴的风俗,以避免过度汉化而重蹈明朝覆辙。

成果是,到了晚清,事态朝着最为倒霉的标的目的开展:清朝的三百年里,兵器方面没有新的朝上进步,戎行的勇气与骑射身手也消磨殆尽,据嘉庆帝回忆,早在乾隆期间,持久养尊处优的八旗军已经“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堕地”。

今天,当我们从头审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戎行,除了看到战争的残暴,也应该体味到,小到一收戎行,大到一个民族的昌隆,不只需要先辈的科技与富贵的经济,更需要勤奋务实、艰辛斗争、勇于立异的精神与做风。那是明亡清兴的给出的谜底。

(图片来自收集)

相关阅读:

明帝国正规军的实力若何?细说萨尔浒大战前的“兵油子”!

一战成名!大明火器的高光时刻

亮剑:关宁铁骑宁远血战成名

0
回帖

后金军“满万不成敌”?看袁崇焕若何力克强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