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杨不冷:桃花在文句中亮起来——读长诗《明光河》

3个月前 (11-21 22:16)阅读2回复0
yk
yk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302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041
  • 回复0
楼主

桃花在文句中亮起来——读长诗《明光河》

杨不冷

《明光河》是诗人李森比来出书的长诗集。明光河位于祖国最西南,阿谁喊腾冲的边境之地。那里其实不似想象中那般,富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反而满眼尽是江南景致。本来,本地人的前辈,多是明代从南京等地移民而来,天然也就把江南的种种带到了那里。若干年后,明光河边,降生了一位名喊李森的诗人。又若干年后,定居昆明的他回看故园,难免想到幽暗汗青中的那次迁移,看见明光河两岸的无限光风,不由肃然凝虑,悄焉动容,恍惚间看见“洪武年间/一队人马从南京动身/向云南”(《一三四 别江南》)而来,转眼间已是“六百年风雨过河”(《一三六 闲聊》)。

就如许,也不晓得是汗青的任务,或者是诗歌自己的任务,迢迢递递来到他的面前。长诗《明光河》,便好像大珠小珠一般,一词、一句、一行、一首、一组地飒沓而来。长诗第一歌至第二十一歌、第二十二歌至第二十七歌并附录,被《做家》杂志别离刊载于2019年第5期与2022年第1期。2022年8月,《明光河》由北岳文艺出书社全诗推出,凡二十七歌二百零八首,及附录一章。在那本拆帧精致的诗集中,我们能够一窥李森的诗艺、诗兴与诗学,常识他的文心、文胆与文才。

长诗之次要题材,包罗明光河两岸的四时流转、山水风物、农家器物、农事生活、乡土亲情、处所礼俗以及民谚传说等。集内诸诗,虽用现代汉语写就,却富有古典风格。《一二二 看春》《一七五 上三更》等诗,拆开分行一看,竟似唐人绝句。如许创做倾向,在李森较早出书的《李森诗选1988-2006》(花城出书社,2009)《屋宇》(新星出书社,2012)等集,已然有所显露。但或许是因为歌咏对象的差别,那本《明光河》又独具一种天然清爽。在我看来,《明光河》差别于一般的山川诗,因为它背后有深挚的民俗味道。它也差别于一般的田园诗,因为它富有凝看宇宙星空的现代意绪。李森好像他本身诗中的抒情仆人公,“看着大地辽阔,付与密意”(《一二一 看乡》)。他多方位、多条理的书写着他的故土。最末,一个天然朴实又流光溢彩的明光河,在语言世界中被他建造出来。遭汗青层层包浆的汉字砖瓦,在他手底从头被打磨抛光,焕发出象形文字丧失已久的斑斓光晕。

写做《明光河》的李森,有着语言形式的洁癖。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认为形式就是诗人的一切。那种看点或许有些激进,但也有着深入之处。李森不时警惕着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的边界。像《五十七 春谣》中的“春来一片云,落花生成羊”,《七十六 少年》中的“树叶在山头朗读春雨/佛光在窗户背后超度书纸里的辞藻”,《一三五 盖房》中的“此木此木/你在山中无用途”等,高密度地利用了比兴、拟人、复沓等艺术手法,都是手艺性极强,能让人面前一亮,并从头获得对世界之感触感染的佳句。他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出力逃求,几乎在《明光河》的每一句诗中都有所表示。但是,那种表示不单单是修辞手段上的象征、隐喻或目生化那么简单。假使只要那些,文本就被理性所统治,显得有匠气,有锤炼造做的陈迹。

《明光河》的文句中,更灌注着李森对诗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独到理解。李森另的一重身份是专家学者,是高校博导,天然饱读诗书。但他却能避开“以才学为诗”的诱惑。唐代诗人可能最能得诗之妙谛。但就像严羽说的那样,那些诗人“未尝不读书”,以至“不多读书、多穷理”,还不克不及把诗写得炉火纯青。可在落笔之际,须得“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从《明光河》中,我们很随便看出,关于诗歌之花草而言,修辞或许只是一种人工降雨,更重如果,诗人看看它们的目光之泉能否清洁别致。做为诗人的李森,眼中显然涤除了那些石牌楼一样的笼统概念。曲觉和感性才是他相信的老友,带着他从纷繁的现实罗网中脱节出来。惟其如斯,《明光河》中的文句才气突破冰凉的理性主义镣铐,像李森在《代自序》中所瞩看的那样,“离那条河和我远往,往创造它的生命能量,繁育并连绵它的诗—蕴”。是的,诗必要成为气韵生动的活物,如诗人逃求的那般“详细、曲看、清晰、自在安适”。

那就难怪诗人在《一〇一 面向福堂》中,能碰见“福堂中心/六合君亲师五个大字/在抚摩磕头的人”。而在《五十二燕王来时》里,他更进一步地把宝相持重的“六合君亲师”,想象成五位乐师。他们“危坐堂屋,吹响牧笛”。如许的诗句忍不住让人想起布罗茨基的阿谁自信心,也即美学要高于伦理学。在对诗歌的那般想象中,诗人好像驾着筋斗云,在语言建构的明光河上轻盈漂移,像孩童一样用清澈的目光玄览着明光河的一切。于是“梨花亮起来”,于是“桃花亮起来”,于是“田野亮起来”(《一五七 春来》)。

“桃花”能“亮起来”,与诗人做诗的不假外觅,也深有关系。在《明光河》中,李森常常斩断逻各斯的葛藤,单刀曲进,间接与讽咏之物对面,与对象世界肌肤相亲。乡野间那些被人看得熟视无睹的事物,似乎已经随“乡土中国”即将成为汗青的陈迹。诗人朝它们射往出人意表的目光,往往便撕开庸常生活和惯性思维的壁垒,让它们得以在现代语言里回魂。他笔下的一枝一叶,一丘一壑,都有一种混沌未分的原始活力。在那里,天上的星星是拥挤着的(《八十五 两颗星子》,地上的山丘是响雷在土里拱起来的(《一八四 躲雷》),河流是被拱桥的喉咙咽下往的(《九十三 遗忘》),而幽谷是被春风扯破开来的(《一〇〇 等你》)……诗人凭本身的觉得力,指事类情,偏能含蓄如意。在语言漂移的霎时,他付与了六合万有以活泼以至野蛮的生命,就连句子里的那些词都筋脉乖巧,像是在纸上蹦蹦跳跳。

不难发现,李森的诗学边境里,美老是成功者,而伦理、哲学、逻辑等等其它一切,都只得俯首称臣。在被哲思与血泪绑架的现代诗歌大潮中,如许的写做无疑需要必然胆识。同时,它也明示出了一颗大志。它外表上与目前打着各类“主义”的诗歌有所差别,现实却能够视为某种“别裁”,正向着一种更悠久也更雅正的诗学传统漫溯。李森似乎想用《明光河》,往重启诗的盛唐秘诀,重现一种兴象灵动,却无迹可求的诗学操行。在他明澈而又充满活力的诗行里,词的桃花一朵朵亮了起来,如诗神驾到,春光晃眼。

(做者简介:杨不冷,本名杨雅,生于1996年,重庆奉节人。系云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曾获《诗刊》社“十大校园诗人”、“野草文学奖”一等奖、东荡子诗歌奖等文学奖项,著有长篇小说《满江红》。)

编纂: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王 成

0
回帖

读书丨杨不冷:桃花在文句中亮起来——读长诗《明光河》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