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用障碍

3个月前 (11-21 14:02)阅读2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300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016
  • 回复0
楼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广东省中病院 潘宗奇

《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7月25日4版

术后胃肠功用障碍,是各类围术期因素招致术后胃肠功用不克不及恢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常表示为术后腹胀、吐逆、排便延迟等,严峻者可呈现肠梗阻。术后胃肠功用障碍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欠缺有效、明白的治疗计划。本案在现代医学干涉效果欠安前提下,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理论动手,摘用先针后药的治疗计划,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张某,男,81岁,于2021年3月19日进院。主诉:腹痛1月,加重1周。患者2020年11月18日因胆总管结石、堵塞性黄疸、胆囊结石住院,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伴T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术后留置T管出院。1周前在无明显诱因呈现右上腹部痛苦悲伤,伴恶心、吐逆胃内容物,无放射痛,无恶冷发热,无头晕胸闷,无腹泻。急诊予以行痛护胃对症处置后症状改进。考虑胆道传染,定见患者进院进一步系统治疗。进院后,外科治疗方面,予以抗传染、胃肠减压、造酸护胃等处置,4月12日行腹腔镜查抄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胃及空肠与手术暗语普遍粘连,考虑梗阻原因为术后肠粘连。中医治疗上,用大承气汤灌肠、四黄散外敷腹部消炎行痛,症状改进不明显。遂连系中医门诊治疗。

4月15日初诊:患者平昔喜热饮,形体消瘦,四肢肌肉萎弱松弛,禁食,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痛腹胀。大便欠亨,小便量多,夜尿约3次。脉紧,双寸脉凹。睑结膜偏淡,舌暗少苔。

中医诊断:腹痛(太阴证)。

病机阐发:患者高龄加之屡次手术,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太阴虚损,中土不运,招致阳明不降,腑气欠亨。

治法:运太阴,降阳明。

针灸处方:①麦粒灸:脾俞(双),三焦俞(双),小肠俞(双),大肠俞(双);②掀针:关冲(双),少商(双),商阳(双);③六气针法:百会,升太阴,降阳明,阖厥阴。

4月19日二诊:患者腹胀腹痛缓解,起头全流饮食,大便未解,偶有排气,四肢肤温偏低,时有黄黏痰,少许口干口苦,晨起时尤甚。纳差,偶有胃胀,精神较前改进。舌暗红,有散在瘀滞点,舌中纵向裂纹,苔薄白、偏少。脉弦细,重按无力。

病机阐发:经针灸后火能生土,中土得运,可共同中药汤剂补炽热土。

治法:运太阴,降阳明。

处方用附子理中汤:熟附子5g,干姜5g,炙甜草10g,生晒参15g,白术15g。2剂,常法煎服。

服药后总体情状陆续好转,排气排便,予守方带7剂药出院。

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言“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足太阴脾主升,足阳明胃主降,是脏腑气机起落的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言:“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太阴阳明互为中见。阳气受损,阴冷凝滞、贫血气弱,则太阴不升,气机脉络阻滞、肠腑欠亨,则戊土不降。

太阴虚冷则见贫血冷腹胀满而痛、气虚下陷腹坠痛、气血亏虚失于濡养之绵绵隐痛,谓之虚痛。阳明实热则见气逆于上、气滞气郁于中、气滞湿阻之实证欠亨之痛,谓之实痛。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内外,脾胃脉也………阳者,气候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太阴阳明互为内外、中见,气机起落变态,则见“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患者腹部术后,因手术所伤,损伤脏腑脉络,使血脉壅滞,损伤了一般的气机起落。气机起落变态,太阴不升、阳明不降,血脉壅滞,脏腑气机欠亨,故术后可见腹胀、腹痛、恶心、吐逆、停行排气、排便等症状。本案患者术后呈现胃肠功用障碍,初起无法进食中药,摘用了针灸构想,使太阴得运,阳明得降;后期缓解后摘用中药以稳固疗效,足够表现了中医针灸药并用的优势。

0
回帖

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用障碍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