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中有那些节日

5个月前 (09-20 08:53)阅读4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299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983
  • 回复0
楼主

  《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做的一首七律。此诗为抚慰友人张祜的失意情感而做,诗以看破一切的奔放甚至颓丧,来排遣人生多忧、存亡无常的悲痛,表示了封建常识分子的人生不雅落后、消极的一面。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启齿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消登临恨落晖。

从古到今只如斯,牛山何必独沾衣?

⑴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⑵翠微:那里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醒得稀里糊涂。那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使就酌,醒然后归。”

⑷登临:爬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川。

⑸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白话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伴侣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干扰生平难逢启齿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畅饮酬答重阳佳节, 没必要怀忧登临叹恨夕照朝霞。

人生短暂从古到今末归如斯,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创做布景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造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慨叹万千,遂做此诗。

整体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描述江水似乎把秋景包涵在本身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涵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取代秋山,都吐露出关于面前景物的愉悦感触感染。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表情。“难逢”、“须插”的弦外之音是应掌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惋惜流光,表示了一种灵通的生活立场。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风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不异,都接纳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尽管用酩酊酣醉来酬答那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落日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慨叹、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风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比照,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比照,一是酣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比照。两联也屡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使人们暂时脱节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苦恼,让本身的表情放松半晌。杜牧在那里所表示的恰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纵容快乐的思惟。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慰问本身。诗人由面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触感染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从古到今尽皆如斯的。既然并不是今世才有此恨,就没必要像齐景公那样单独伤感流泪。

  以齐景公的反例做结,表示了那种旷怀中包罗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爬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存亡无常的悲痛。以看破一切的奔放甚至颓丧,表示了封建常识分子的人生不雅的落后、消极一面。

做者简介

杜牧(803-853),晚唐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埠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末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后人谓之小杜,以济世之才自傲。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做。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0
回帖

九日齐山登高中有那些节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