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6个月前 (11-21 03:11)阅读4回复0
wsygfsj
wsygfs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710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4210
  • 回复0
楼主

人都是感性的,所以良多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工作而犯错,过后又觉得比力懊悔,不该该犯那么初级的错误,那个时候,良多人就会脱口而出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那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犯下严峻的错误或出错,会成为末身的恨事,当然,现代人说那句话凡是也是种调侃,可能并没有犯那么严峻的错误,良多人可能不晓得,其实那句话还有个下句,也很典范。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要说那句话的出处,先来看一个典故。明朝时候有一个大画家喊唐伯虎,也就是唐寅,唐寅出生的时候家里还算丰裕,他的父亲运营一个小酒馆,生平更大的愿看就是他能考取功名,唐寅小时候也确实伶俐,只是爱玩乐,不怎么用功,后来他的父亲往世,唐寅在老友祝枝山的劝戒下才醒悟过来,闭门苦读,在16岁那年考秀才,一举夺得第一名,29岁的时候,他又考乡试,又考了第一名(解元),两次序递次一,他渐渐自得起来。

后来,他又到京城参与会试,会试的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有名饱学之士,出的题也十分难,良多人都答不上来,只要两小我的卷纸答得十分好,不单贴题,并且文辞斑斓,主考官程敏政见了就脱口而出,那必然是唐寅和徐经的卷纸,那话不巧的是被人听到的,所以考完试后立即传出了流言蜚语,说他二人做弊,两人因而下狱。

后来查明,固然做弊没有证据,但是唐寅在科举之前拜见过考官,还行贿考官求文,所以即使没有做弊,仍是被褫夺领会元的称号,两人也被赶回家,让他们当个小吏,末身不克不及科举,唐寅回家后十分穷困,他的老婆也和他反目,只能靠卖画为生,就那么过了半生,后来他写了一句诗,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那句。

其实那句话是明·杨仪记载下来的,《明良记》原文是:“唐解元寅既烧毁,诗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那后半句的意思也很简单了然,百年人意味着大半辈子都过往了,古代人寿命短,有的人一辈子也活不到百年,所以在那个时候回头也是没什么期看的,那辈子城市留有遗憾。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也有那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其实,后半句比照来说要更为精华,告诉了我们做每件事前都要想清晰,免得抱憾末身,并且有的错误无法纠正,错了就是错了,别做让本身良心不安的工作,等老了想回头都晚了。

0
回帖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一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