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桃花!传说神异!官道地标!那座村庄有块奇石!

3个月前 (11-20 22:53)阅读4回复0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1300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6016
  • 回复0
楼主

桃花屯村:奇石背后人文盛

桃花屯村位于大疃镇西南。村子因其域内一块色如桃花的石头闻名,由此衍生出许多汗青人文传奇,让桃花屯村更添神异色彩。

桃花屯村全貌

石有传说

从桃花屯村西行约500米处,在一块平整的田里,可见一块石头斜倚在地中间,四周有几棵人工栽植的小树拱卫,此石即是桃花石。

桃花石上尖下方,呈片状,高宽各约1.5米,因风化影响,通体没有棱角,显得很圆润,量地为角量样的花岗岩,非常致密坚硬。石色呈浅桃红色,大小差别的纹络清晰可见,十分奇异标致。

桃花石颜色标致

桃花屯村因桃花石而闻名。有关桃花石的传说散见于一些介绍荣成传说的文字中,但记述最详尽的当属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废铎呓》。该书做者林培玠是蔡官屯村人。桃花石所处位置在蔡官屯村村北,因而林培玠对桃花屯村非常熟悉,对桃花石的传说亦知之甚详。

《废铎呓》

林培玠在《桃花石》一文描述道:“往余村曲北五里许,有石凸起地中,正方,周遭罔缺。高可觅丈,宽广亦如之。其色殷红,雅似桃花,名之曰‘桃花石’,缘色得名也。”传说其时石岛四周有一位在京城干事的京客,预备返乡投亲。某天,一位须眉找到他,让他捎一封信,路过官道上的桃花石旁时,只需对着该石念道“石门开,石门开,京中捎得家信来”,自有人出来策应。京客返乡来到桃花石旁,依嘱而行。公然一位老太太从石中走出,接过信并将一把白米放在京客的衣兜内,说:“此聊为答谢,还看笑纳。”京客坚辞不受,掏出米还给白叟渐渐而往。过了几天,京客发现衣袋里竟有数枚豆大的珍珠。京客那才晓得老太太所赐长短常之物。于是,那桩奇事便在四周村子里传开了。

可能因为那块标致的石头过分传奇,所以桃花石的故事让良多人坚信不疑。桃花石之东某村有某甲就想发掘那块神异的石头一探事实,世人皆道“石既有灵未可轻动”,纷繁阻拦。但某甲不认为然,随即雇工錾凿,将桃花石凿得一半,拿回家盖房子,妄想着有一天本身也能得仙人之助而一夜暴富。但是,某甲没有等来财产,却等来一场厄运。一天,他与邻人争吵,愤慨之下捡起门前堆放的桃花石失手将邻人打死,后被判放逐,客死异乡。

贪婪不敷蛇吞象。林培玠讲述的故事虽有些离奇,但也告诫人们贪婪会招致灾害。

据桃花屯村退休教师张福泽回忆,桃花石曾遭受了几次灾难。 以前村里有位梁姓人家想劈开此石做猪窝盖,不听别人劝导,刚要脱手,突然他家里起火了,他便扔下石头回往救火,此石刚才逃过一劫。

曾经,村里要“破四旧”,也曾錾眼预备毁掉桃花石,成果不知什么原因,没能胜利。如今桃花石上还有很多錾过的陈迹,錾眼平均摆列,很显然那都是报酬所致。

桃花石上的錾眼

因而,桃花石能保留到如今而没有被毁,也算是万幸了。据村中白叟说,因为桃花石过分神异有名,但凡颠末此地的各色人等城市在桃花石前跪拜一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岛标的目的的渔民还经常会带着饽饽和猪头等祭品前来祭拜,祈盼风调雨顺、出海安然。

桃花石是一座孤石,四周再不见任何大石。张福泽也曾研究过,据他察看,桃花石下面没有石头根底,埋在土里不深,阐明石头不像是原石。那么,为什么那块石头孤立于此呢?那是所有见到桃花石的人城市产生的一个迷惘。

其实桃花石并非外来孤立的石头,在它的西北标的目的约300米处的山坡上就有类似的石头。村里人称那座小山为青山,其西坡下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幽谷,为文登区和荣成市的分界。青山那座不高的小山上长满了柞木丛,就在山顶偏西的坡上,可见两处有着和桃花石类似颜色和纹理的石头,它们全数嵌在土里,露出空中的高度仅有5厘米,断面的颜色和纹理十分标致。

从断面阐发,那些石头曾经超出跨越空中良多,后来被报酬地削劈过,才构成如今那个样子。不难揣度,桃花石与那座小山上的石脉是一体的,属统一类石量。

松树拱卫的桃花石

官道军屯

在古代,桃花石是一处重要的天文标记。桃花屯村那里既是一条官道的路过点,仍是明代靖海卫的一处军屯地。

据张福泽介绍,桃花石东侧有一条南北向的山路,那条路曾经是“石京官道”的一段,那条古官道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国道”。其从石岛标的目的西行颠末蔡官屯村向北来到桃花石,然后向高村、文登标的目的而往中转北京。曲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岛至文登的公路还行经此处。能够说,那块桃花石自古即是那条官道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标。

古官道

不只如斯,那一带丘陵起伏、地盘肥饶,也是粮食主产区。据《靖海卫志》记载,桃花石那里为靖海卫所属的43屯和宁津所所属21屯之一,名谓桃花石屯。也就是说,此处既有靖海卫的屯田,也有宁津所的屯田。并且,周边的薄落村、草埠屯村等也都是统一期间的军屯地。由此可知,那一带的军事意义非常重要。

明嘉靖《宁海州志》记载,靖海卫、宁津所的屯田军共有276人,此中,靖海卫屯田军210人,宁津所屯田军66人;屯田共计202公顷,此中靖海卫148公顷,宁津所54公顷。那些屯军分离在以上64个屯所栖身,处置耕种治理,屯军能够在本地成婚安家。所以,桃花石屯在其时应该有屯田军栖身的房舍。

靖海卫通向桃花石屯的军事通道,自靖海卫颠末河口村、黄山村、庵里村、展里村、蔡官屯村抵达桃花石,然后再向西北颠末高村抵达文登营。那一段军事通道很大一部门是与石岛至北京的官道重合的。能够说,其时的桃花石处于官道的显要处,而非偏远闭塞之地,与外界的联络非常密切。

桃花屯村

桃花石汗青悠久,但是桃花屯村的汗青却其实不长。《荣成市地名志》记载,清乾隆年间,赵氏鼻祖由今天的文登区张家产镇汤村店子村徙此定居成村,因村临桃花石,故定名桃花屯村。

桃花屯村东隔珠玑河与户山村邻接,南与薄落村交界,西南、西部门别与文登区高村镇庙后王家村、看海初家村接壤,北与诵庄村相邻。 全村占地总面积约1038亩,村庄聚落呈长方形,工具长南北窄,地势由东北至西南呈扇形而缓缓低落,村庄就坐落于“扇坠”之处。村东高岗下,珠玑河由北向南流淌。 村境北、西、南为丘陵环抱,岭顶苍松翠绿,岭中果园如带,岭下田陌纵横,天然情况清幽而斑斓。

村内情况斑斓

据村中白叟说,桃花屯村的位置曾履历过几次迁徙。最早的遗址位于今村北300米远的一处喊蚂蚱庙的处所,后来又向东迁徙,最初移至现址。在村北原址上,如今还能见到房基遗迹。

据传昔时赵姓以给本地财主看草场为业。后来有张、于、周等姓迁进。解放前该村只要22户、131人。村中白叟回忆,在村西南不远处有一个梁子茔,昔时有几处坟墓是圆顶石坟,据说那就是前文所谈及的梁姓人家的坟墓。假设是圆顶石坟,显然该坟墓当属元代至明初的形造。那阐明桃花屯村的建村汗青就不单单限于清乾隆年间了。

据威海《梁氏家乘》记载,梁氏祖是元末明初由蓬莱迁进今环翠区桥头镇柴里村定居的。那桃花屯村的梁氏是不是迁于柴里村?假设不是,又是什么时间、迁自哪里?因为无据可查,那些就成为未解之谜了。梁子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毁。如今村子里已经没有梁姓人家,并且村里七八十岁的白叟也没见过梁姓人家,阐明梁姓人家在桃花屯村的汗青属于很久以前的事了。

《梁氏家乘》

石雷再现

离桃花石不远的北面,在那条古官道旁的地堰上,可见许多散露的不算很大的片状桃花石,能够看出并不是原生。同时还有良多乳白和暗红色的石头,嵌在古官道旁的地堰上。据张福泽介绍,那些石头喊红火镰石,两石相碰,能发出良多火星。其实那种石头在荣成遍地都有散布,只不外那种红色的却是不多。

2005年,《威海日报》曾报导了一件事。荣成民间收躲家戴玉山,在桃花屯村一村民新拆的墙体上看到一块红褐色的方形红花石,石块中间有一个曲径约5厘米的孔,里面有些黄泥状的工具,许多村民不知是何物。戴玉山白叟初步判定那是一枚石雷,是用本来的打麦砘子一劈两半凿造而成的。他不寒而栗地把石头内的黄泥剔出来,用磅一称,石头重25公斤。几天后,他又在上庄镇庙东吴家村发现了一枚重约10公斤的青灰色石雷。那枚石雷是用石碑做的,上面还有碑文,从碑上的文字看,此碑为元代千八港黄华庙的石碑。黄华庙位于桃花屯村南数里。接着,他又在大疃镇诵庄村发现了两枚重量均有30多公斤的石雷,那两枚石雷也是用元代的石碑做成的。

据有关专家考证,那4枚石雷大致是1940年至1941年凿造的。其时在桃花屯村周边有我军抗日武拆的一个地下军工厂,消费了大量石雷,专门用于消亡四周几个据点的日伪军。戴玉山发现的那4枚石雷,应该来自那个军工厂。

我们能够推论当初的军工厂就在桃花屯村四周开摘过那种坚硬的桃花石,做成“石雷”用于抗战。而西山坡上那些被削劈过的石头,很可能就是阿谁时候的汗青见证。

从清代建村起,桃花屯村人的生活不断困苦不胜,曲到新中国成立特殊是变革开放后,村民的生活才发作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跟着时代的不竭开展,村里的年轻人纷繁走出村子,外出肄业务工,村子的生齿和规模不竭缩减。 后经政府批准,桃花屯村与其东面的户山村合并成立户山屯村。

户山村也建于清乾隆年间,曾是闻名的果树村,社会经济开展优良,有230户、595人。合并后的户山屯村,在政府的鼎力撑持下,依靠地盘资本优势,操纵地盘流转的政策,鼎力开展现代化农业和种植业。包罗桃花屯村在内的户山屯村,现在正以崭新的容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0
回帖

色如桃花!传说神异!官道地标!那座村庄有块奇石!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