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跟老爸和弟弟搭船一路东行,到了巫山,舍船上岸,爬山赏景,四肢举动并用,累得要命,坐在石头上边歇息边听导游讲故事边根究人生,很快,他就进进了形而上学意境,飘飘欲仙了——
远看神女石,绰约诚有以。
俯首见斜鬟,挈霞弄修帔。
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
看着石头,想成美女,然后就总结出中心思惟了。
(巫山神女 剧照 图源巫山文旅委)
才子公然是才子,就在导游脸上正表示出跪拜之情的时候,旁边坐的老头却嘲笑了起来。
怎么回事?
你呵呵啥?
就听老头讲道,小伙子你仍是too young too内威,让我来告诉你本相吧——
少年尝屡至。往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石笋倚孤峰,高耸殊不类。
就是块大石头罢了,哪里有什么前凸后翘啊。
小兄弟,不是我吹法螺,我走过的路比你食过的盐还多,出格那巫山,我差不多是研究透啦——
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
穷探到峰背,摘斫黄杨子。
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
贪婪往掉臂,涧谷千觅缒。
山高虎狼绝,深进坦无忌。
洪濛草树密,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甜滑如流髓。
末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
听完老头的游记,我估摸着苏轼要献上本身的膝盖了,就在他腿软之际,却听白叟叹了口气陆续说道:
不到今十年,衰朽筋力惫。
其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哎,老啦,良久没往啦,以前那些小树,如今只怕有你大腿——哦,错了——有你手臂粗了吧……
按说,依着那个逻辑,后面苏轼应该要慨叹一下人生易逝了吧,就像后来所写的“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
哪料,他的思维其实是太跳跃了,他写的是——
忽闻白叟说,整天为叹喟。
仙人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贫贱尔何爱,弃往如脱屣。
咦,那不就是宋朝版《好了歌》吗——
世人都晓仙人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世人都晓仙人好,只要金银忘不了!
世人都晓仙人好,只要娇妻忘不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