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环城“爬街”

游戏 2年前 阅读:4 评论:0

你看,由59人牵动着一条长达一百多米的大绳,三名青丁壮在前头牵引绳头,腰扎小绳连着大绳,头戴竹笠,手握点火的香把,双管齐下,对面互举,背向前进。蜈蚣步队所到之处,炮声雷喊。一百多米长的香火点点成线,有曲有曲,有圆有方,气象壮看,酷似实蜈蚣在爬动……

湛江市第二批非物量文化遗产庇护14个项目日前揭晓,源于明代有着四百多年汗青的雷州市乌石镇蜈蚣舞名列此中。夏历正月十五,雷州举行元宵民俗文化大巡游,乌石蜈蚣舞也将超卓“露脸”,环城“爬街”。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民俗跳舞活动。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汗青。

乌石港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成港于明朝洪武年间。在古代,乌石港风灾潮患频繁,生灵涂炭。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而萧条,时逢中秋,功德者相约为民共驱瘟魔。为表齐心,各以船缆系腰彼此连生长队,进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夜色朦胧中,步队边舞边蛇形前进,队形好像蜈蚣爬行,神志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尔后,瘟疫消弭,港区恢复富贵,因而该舞也就成了港民消灾祈福的仪式而传播至今。民国《海康县续志·天文·民俗》记载:“仲秋天夜……又有箫鼓聒耳,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曰‘舞蜈蚣者’,此农人沿袭之习也。”

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蜈蚣舞反映了疍家文化的结晶,是农耕、海洋文化合成的产品,对研究疍家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有严重价值。

标签:魔箭手传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