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两次托孤司马懿,一次是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托孤,另一次是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托孤。第一次托孤,司马懿兢兢业业辅佐新君。第二次托孤,司马懿挠住时机策动政变将朝中大权据为己有。魏帝托孤司马懿,为何呈现那种一成一败的区别呢?
1、托孤的新君差别
魏文帝曹丕托孤的新君是嗣子曹叡,建安十年(205年)出生到黄初七年(226年)继位时已经虚岁22岁,属于“国有长君”。陈寿认为曹叡出生于建安九年(204)年,其实计算错误,曹叡的母亲甄夫人在建安九年(204年)被围在邺城半年,甄夫人其时的丈夫袁熙远在幽州,甄夫人底子不成能有时机怀孕。假设甄夫人在邺城被围前怀孕,则碰着曹丕时已经是脑满肠肥的妊妇,不成能瞒过有生育体味的曹操父子。何况甄夫人嫁给袁熙多年不断“不孕不育”,此时怀孕也不太现实。
魏明帝曹睿托孤的新君却是来历不明的养子曹芳,太和六年(232年)出生到景初三年(239年)继位不外虚岁8岁。曹叡在乱世竟然不是抉择“长君”而是“幼主”,若何可以包管在曹芳可以有时机掌握权利亲政?假设说魏文帝曹丕托孤只是辅佐已经成年的新君曹叡,那么魏明帝曹叡托孤则是取代合理少小的新君曹芳,前者是辅政,后者则名为辅政实为摄政。8岁的小孩子没办法处置国是,又不晓得他的生母是谁,当然没有太后临朝外戚辅政,而是交给一批辅政大臣“摄政”。
顾命大臣辅佐成年的新君,主动权在新君手上,所以曹叡很快就能够将辅政大臣“外派”从而大权独揽。顾命大臣辅佐未成年的新君,主动权在顾命大臣手上,谁能包管顾命大臣情愿把权利交还给逐步长大的皇帝让其亲政?
2、托孤的大臣差别
魏文帝曹丕托孤的大臣有4人,此中宗室占了两位即中军上将军曹实与征东上将军曹休,士族指导镇军上将军陈群也排名在司马懿前面。抚军将军司马懿固然颇具才调,但在辅政大臣中地位更低,那就使得司马懿并没有实力“扳倒”其他辅政大臣掌握朝政。
别的,无论是曹实仍是曹休都有赫赫战功,在戎行里享有高尚的威信。司马懿却没有任何军功,只是搀扶帮助曹丕“看家护院”,因而在戎行里没有几威信。司马懿此时羽翼未丰,当然只能兢兢业业辅佐新君曹叡。即便司马懿此时有什么设法,他也力所不及,只能对魏明帝曹叡表达忠心。
魏明帝曹丕安放的4位辅政大臣中,两位是曹家宗室即曹实、曹休,他们对曹叡一定赤胆忠心;别的两位即陈群、司马懿是曹丕“四友”之一,他们对曹丕有深挚的豪情。司马懿对“老伴侣”曹丕的儿子,没办法不尽心尽意,何况旁边还有人照看着。曹叡持久都是让司马懿做“预备队”,曲到曹实病逝才启用司马懿,此时曹叡早就强有利巴握了军政大权,司马懿更是只能“小心侍候着”。
3、司马懿的地位差别
魏文帝曹丕托孤时,司马懿只是曹丕的亲信,他事实军事才能若何尚未可知,司马懿也就没有才能策动政变。魏明帝曹叡托孤时,司马懿已经是曹魏的“战神”甚至“擎天柱”。平定了孟达兵变,击败了孙权抨击打击,抗击了诸葛亮北伐,根除了公孙渊割据,司马懿站到了昔时韩信、周亚夫等人的位置,所谓“功高震主”。假设是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那样的帝王,一定是临末前赐死司马懿以绝后患,而不是将幼主拜托给他。魏明帝曹叡此时竟然没有帝王的猜疑之心,反而是老伴侣那样把司马懿看成本身的心腹,漠视了朝中无人能够造衡司马懿。
假设说曹叡临末时放出被父亲曹丕与本身囚禁多年的曹魏宗室诸王让他们造衡司马懿,曹魏还有一般运转的期看。问题是曹叡至死都不相信曹家诸王,宁可把辅政重任交给没有曹操血统的曹操养孙曹爽而不是有曹操血统的曹彪、曹宇等人,以至没有把辅政重任交给东宫旧人毌丘俭等人,若何能包管曹爽可以造衡司马懿?
曹爽是司马懿的子侄辈,又未曾有任何军功,如许的年青人竟然位列“战神”司马懿之上,谁能包管司马懿不会有猜疑之心?即便司马懿一起头并没有谋篡之心,但跟着曹爽老是刺激司马懿的神经以至司马懿发现皇权竟然被曹爽那草包据为己有,若何可以不让司马懿又攫取曹爽手中权利的怦然心动?司马懿末于在曹爽倒行逆施下结合被曹爽得功的蒋济、王看等人策动高平陵之变,还拉拢曹爽得功的郭太后名义免往曹爽的上将军职务,最初把曹爽骗进了鬼门关。比及司马懿掌握着朝中大权,他也不情愿“还政”给已经18岁的曹芳,司马懿末于做为顾命大臣“监守自盗”成了篡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