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尚册本贯辩考:“襄城籍贯说”更合理的原因

4个月前 (11-20 20:03)阅读2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052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1049
  • 回复0
楼主

世尚册本贯辩考:“襄城籍贯说”更合理的原因

【明初刑部尚书世家宝籍贯辩考(下)】

世尚册本贯辩考:“襄城籍贯说”更合理的原因

文‖窦永革 图‖收集

【欲赏识“明初刑部尚书世家宝籍贯辩考(中)”的超卓内容,欢送点击以下链接: 刑部尚书世家宝:“襄城说”和“临颍说”争论的关键 】

另据明泰昌元年(1620)由俞汝楫编撰的《礼部志稿》卷五十五“传记”“侍郎”世家宝中载:

世家宝,蒙前人。姿貌丰整,善言论,性刚果,有盘算,读书知兵。元末,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等郡。洪武元年,上将军徐达下山东,参政傅友徳兵至莱阳,世家宝以所守城降,授大理寺少卿,觅改礼部侍郎。二年,升刑部尚书。不多,以事贬知庐陵县。召还授戎马批示司副批示,改两浙运盐使司同知。十五年,知临安府。秩满,赐致仕还家。后复至京,遣赈济广东兴宁、长乐二县。二十七年,卒于家。

《礼部志稿》是一部官修志稿,它编修时焦竑的《国朝献征录》已经刊刻4年了,俞汝楫不成能看不到。但他只说世家宝是蒙前人,并没有摘用焦竑的“临颍籍贯说”,看来俞汝楫其实不认同焦竑关于世家宝籍贯的记载。

然后来者孙奇逢虽为明末清初大儒,但现实上他对世家宝的记载全数沿袭了焦竑的记述,没有新的考证和发现。

需要阐明的是,为了庇护统治者的思惟倾向,清代尊官书而抑私撰。焦竑编辑的《国朝献征录》是一部私撰,清修《四库全书》时把它列为禁书。孙奇逢编撰的《中州人物考》也是一部私撰,但却被收进《四库全书》。如许孙奇逢(其实是焦竑)关于世家宝的列传则成了朝廷官方记载。

清代雍正五年进士、任庶吉士的襄城县人刘青芝,素以学者自居,可能对学者、各人有所推崇,对焦竑、孙奇逢的记载坚信不疑。他虽为襄城县人,却漠视了襄城县处所旧志记载的合理性,有些欠考虑的否认了襄城县处所旧志关于世家宝“襄城籍贯说”的记载。

至于清顺治十七年《临颍县志》、民国四年《重修临颍县志》和现代编写的《汗青词典》,关于世家宝籍贯的记载根本上都是沿袭焦竑的记述,均漠视了襄城县处所旧志记载的合理性。

4、从世家宝后人至今仍栖身在襄城县那一事实,也能够足够印证“襄城籍贯说”的合理性。

世家宝“本姓李,初仕元,赐姓世”,那一事实争论两边一致认同,没有异议。世姓为现行较稀有姓氏,在2018年百家姓排名中位列1151位,生齿仅有约两千人,且散布颇广,次要在北京、上海、湖北武汉、河南温县、山东五莲、台湾、辽宁大洼等地。

据如今世家宝后人襄城县的世会伟先生介绍,襄城县世姓家族栖身在现襄城县与麦岭镇相邻的丁营乡丁营村西,曾经占据原老村西部近半,如今仍有100多人栖身。家族倡书学之风,从教者居多。其家族墓葬形式朝向东北——西南,头枕麦岭,脚踏乌龙,沿袭至今。在家族内部和四周村庄,诸多关于世姓的传说和故事仍在传播。而在临颍县,是没有世姓的。那些事实的存在,是世家宝“襄城籍贯说”很切当和最有力的佐证。

但在必定世家宝“襄城籍贯说”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不能不认可他不是襄城县旧族,而是从别处迁移而来。

做为世姓少少数名人之一,《姓氏大全》世姓例证中载:“世家宝,明时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内)人。”

在现代编写的《汗青词典》“汗青人物”世家宝介绍中记述:“世家宝,元末明初人。先世蒙古籍,徙河南临颍。”

在胡元学、刘文林总纂的民国二十五年《重修襄城县志》“人物传”“仕绩”中记载:

世家宝,字无传,临颍人,后迁襄。其先出自蒙古,姿貌丰整,有文武才。本姓李,初仕元,赐姓世。至正末,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诸郡。洪武元年,上将军下山东,遣参政傅友徳取莱阳。正月丙子,家宝籍车马之数,同佥院王世隆诣降。上嘉纳,授大理寺少卿。是年始设六部,以家宝为礼部侍郎。二年,升刑部尚书。遣赈广东兴宁、长乐二县,饥民所活甚寡。

在本传的末尾标注此传来源于孙夏峰先生的《中州人物考》。孙夏峰即孙奇逢。因孙奇逢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寡,因而世称夏峰先生。

在那个列传中,胡元学、刘文林既必定了世家宝“襄城籍贯说”,同时又必定了“临颍籍贯说”。能够看出,他们两人折中了林鸾和孙奇逢(现实上是焦竑)的说法,其列传则以孙奇逢的记载为主。为什么胡元学、刘文林说世家宝为“临颍人,后迁襄”呢?笔者认为他们两人也是考量了多种典籍与处所志,一时难以定论,故有此“骑墙”之说。

为此,梳理和阐发多种典籍与处所志,关于世家宝的籍贯,笔者认为,若《姓氏大全》记载可靠的话,世家宝为蒙古籍,原籍应为明时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内)人,后来迁移到了河南襄城县。他往世后不单安葬在了襄城县,并且在此地留下后嗣,生活栖身至今。

需要特殊提醒争论两边的是,关于世家宝的籍贯,我们虽有争论,但万万不要太垂青成果。不论是“襄城籍贯说”仍是“临颍籍贯说”,都要重视证据,合理考量,理性看待,不成过火。

三朝遗老旧大臣,

一片萧条尽白云。

年远何人夸故业,

时穷异姓认孤坟。

青青升爱随时长,

宗宗佳城那处分。

不是儒生争大义,

夜来惟听哭声闻。

清雍正年间,襄城县知县方鸿也许看到了其时襄城县人刘青芝对襄城县处所旧志关于世家宝“襄城籍贯说”的否认,并很不认为然,从而写下了《拜世尚书墓》一诗,劝戒各人少做无谓的狡辩,多做崇拜先贤的实事。笔者把此诗做为本文的结尾,也许会给争论两边供给一些有益的启迪吧。

2019年6月29日完稿

(全文完)

【做者简介】窦永革,男,汉族,1967年4月生,河南省襄城县人,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襄城县处所史志编辑室副科级干部。系河南省做家协会会员,许昌市做家协会理事,襄城县做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襄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襄城县第七批专业手艺拔尖人才。

1985年7月河南省漯河师范学校结业后参与工做,先后任中学及中专语文教师、经济区治理人员、政府机关干部、处所志编纂等。处置业余创做20多年,颁发各类新闻稿件、理论文章、文学做品等300多篇,做品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收集,出书有散文集《漂浮在汝水上的心灵》、文集《千秋诗光照襄城》等。多篇文学做品获得国度级、省级、市级奖项,部门做品被转载收录、介绍评判,具有必然的影响力。

1、本文由做者受权颁发,文责做者自傲,若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做者看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收集,版权回原摄影者或原造造者所有,在此表达诚挚的感激。本文所用图片若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做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做者原创。未经受权,不得转载。

0
回帖

世尚册本贯辩考:“襄城籍贯说”更合理的原因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