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单日票房56元的电影,揭开了国产电影的“灰色产业链”

1年前 (2022-11-17)阅读4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5080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1615
  • 回复0
楼主

比来,一部片子火了。

但不是因为拍的太好,而是功效太惨——

首映日票房功效仅有75元。

就连头条编纂器都难以置信:

“您是不是想输进「75万元」?”

对,你没看错,是75元,不是75万,更不是750万。

那点钱连食一顿暖锅鸡都要领代金券。

更离谱的是,在全国仅有的两位看寡中,有一位还跑到评论区大倒苦水:

“票房75元,我一小我奉献了70块!另一位是用了什么优惠卷!?气死”

片子能够很烂,但我更气的是——票价买贵了。

展开全文

那是什么人世不利蛋。

紧接着,更挠马的事务发作了:

那位全国唯二的看寡也上山会面,在评论区与他隔空对话:

“我是不小心点错了又退票,扣了五块钱手续费。”

一位看了烂片,来不及心疼时间,只想问问那位看寡五块钱票钱是怎么来的。

另一位挠紧跳出来阐明:

俺是手滑,白白扔了五块。

请问,那是拍摄《阿呆与阿瓜》吗?

那部片子喊《林深时见麓》。

麓,读lù,和“鹿”同音,意思是生长在山脚的林木。

片方为何不痛快间接点喊“林深时见鹿”?

不晓得,可能改个字读起来比力酷。

片子讲的是建筑系学生“章佳贤”为参与抗震设想大赛,专门跑到山区检验功效。

在检验过程中摔倒被一位守山白叟搭救,相处间爷孙产生了深入的豪情,后来爷爷摔倒受伤,章佳贤就留下来赐顾帮衬爷爷,并与之匹敌盗伐贼的故事。

片子呢,我认可没有看过。

当然不是我不想看,而是没处看。

事实该片的全国排片在2-6场,而截行到9月份,全国片子院有14235家。

我是有多幸运才气成为那0.02%?

但仅通过4分17秒的预告中,我就领略了爆棚的信息量。

演技?

简单一个惊吓,刹那间,就流露出演员多年的幼师履历。

(你糊弄小孩呢啊?)

再看下面那场戏。

女主遇险,在万念俱灰之际,声嘶力竭喊着“走开!你不要过来”,手边胡乱又挠了一把树叶扔出往。

扔出的树叶固然没有任何感化,但那表达了女主瓦解的心理现状和现代文明在荒野社会的无力。

绝了,绝了。

那些演技教科书也就罢了,导演还颇具解构性挑选了一位演员。

谁能想到,一位少数民族,一位山野荒村的守村白叟,一位世世代代没走出大山的原始坚守者——

丫竟然操着一口原则的北京话?!

那味儿,实地道!

固然截行到发稿,该片仍未结算出总分。

但在后续仅存几条的看寡评判中,我末于勤奋拼集出一个整体性的评判——

还不如大学生拍的功课都雅。

说白了,那就是一部没人看的烂片罢了。

但当我认为该事务告一段落时,更离谱的事务发作了——

“首映日75元票房”事务发作后,某财经账号连夜勘察、引经据典、多方求证,承袭着专业原则对该数据停止了频频验算,末于得出结论——

75块票房是假的!实在情状是56元!

好动静:辟谣了!

坏动静:票房又被砍掉25%。

而在实在情状公布后,那位在首页评判的网友也站出来阐明,本身是看到了该片子的票房信息,觉得好玩就跑到评论区玩梗。

其实,本身压根没看过该片。

不外话又说回来。

既然该片从海报到主演都属于“一眼烂”的级别,看寡看一眼就晓得是烂片,底子无法拿到票房,更别提盈利。

如许一部片子,它为何被拍出来呢?

网友们陷进了深思,而我亦是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本片并非票房惨案的孤例。

受疫情影响,整个11月份上映的国产片子根本都没有大造造,连喊的上名字都少之又少。

以《林深时见麓》上映时的4号为例,当日一共上映6部片子。

除了青春题材的《我的遗憾和你有关》票房可看之外,剩余五部已经上映了9天,累计票房加起来都没到10万。

发现了没?

本片导演名喊邹丰,而在4号那一天同时上映的片子《春水繁星》也是由他批示的做品。

那部片子上映首日总票房94元,看影人次为3人,和《林深时见麓》不分昆季。

一天上映两部片子,合计票房150块钱。

那操做,你见过没?

再翻开此人的做品栏,从2018年到如今为行,他一共批示4部片子。

此中,《林深时见麓》和《春水繁星》以及《爱是永久》均为票房几万的院线片子,剩余一部为收集片子。

而参与该片造造的“上海华娱星库”,也曾造造过《无脚鸟》、《觅觅声音的耳朵》那类票房几万、几十万的院线片子。

很显然,那是一个财产链,但财产的尽头是何方?又是谁在买单呢?

跟着事务愈演愈烈,收集上各类猜疑八门五花,目睹言论不受控了,正主末于下场了。

本片出品人马红雷回应:

“其实已经收回成本,以至略有盈余!”

两部片子均由马红雷出品拍摄,投资只要两三百万,为了节约成本,连海报都能省则省,因为院线吸引力对产物的提拔没有感化。

之所以抉择院线上映,当然不是挑战看寡的消化才能,更不是量力而行。

是为了“贴牌”。

一部片子只要上映过,才气被称为“公映版”,有过公映的汗青才气卖更好的代价。

工作到那里就明朗许多了。

他们在乎的并非票房,而是“上映”那个动做,只要公映过的做品才气被附赠更好的标签,售卖出更好的代价。

根据出品人的回应来看,该片固然刚刚上映9天,但投资早就回本,以至小有盈余。

票房对他们而言更像是赠品,少则无事,多则就当白捡。

他们更在乎的是甲方能出几钱。

而在上映时,那两部片子就已经把收集版权卖给了某平台,估量岁尾上线,出品人早就落袋为安,窗外的流言蜚语更无关紧要。

那也正好阐了然为什么每个月都有良多名不见经传的片子悄悄上映,又悄悄下映。

光是那个月就有不下10部片子。

它们的属性以至高度一致:

低成本、烂海报、主旋律。

出格是那一部《喜悦的炎天》。

据说是某二代的逃梦造造,出品人的亲孙女。

海报劣量到堪比手机现场抠图,上映前因为网友吐槽太多,暂时撤档了。

本来,一切都是为了生意。

从那条财产链来看,院线几乎成了“贴牌工场”,独立片子拍摄完成后便走一下过场,在颠末贴牌后再卖给批发商。

就像一件劣量服拆。

什么?你问那条财产链的最起点是哪?

到底是谁在为那一切买单?

接下来,你能从哪看到那部片子,起点就是哪。

0
回帖

一部单日票房56元的电影,揭开了国产电影的“灰色产业链”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