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别名“奇迹山庄”,已有400多年的汗青。现仍保留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保留较完全的山村古建筑群之一。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
爨底下村的古建筑大部门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与民国期间)的四合院、三合院。那些建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凹凸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更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隔,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用。
民居粉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雕琢粉饰多以象征不祥的花卉、鸟兽为主,粉饰的次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墙腿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壁及影壁等处。寺院建筑次要有关帝庙(大庙)、娘娘庙及五道庙等。
爨底下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门为四梁八柱,配房为三梁六柱。墙体四角硬,房顶双坡硬山清水脊,房脊两头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板瓦石看板或木看板,房内设土炕、地炉,方砖展地,条砖墙裙。门和窗的窗棂多富于改变:工字锦、灯笼锦、大方格、龟背锦、满天星、一马三箭、和斜插棂字等。地基四面全用条石砌成,房两侧墙腿下有迎风盖板,其石雕斑纹繁多而不相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纹或花卉吉语等。
展开全文
爨底下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展路,量地安稳而标致,雨过晴和各色石板映射出诱人之彩。而院内多用方砖展地,炎天不热,冬天不凉,走路不滑,还可调和院内湿度。地下则建地窖用以贮存蔬菜、果品,因可用气孔、窖盖儿调和温度,罗卜、土豆等能贮存数月。空中上,镶嵌外方内中心有圆洞的六个石窝,到秋季,六个等间隔对称的石窝内树起六根带叉木桩,搭放荆芭,上晒粮食,下可行人。
2006年5月,爨底下村古建筑群做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进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名单。
爨底下村:爨(cuan)底下村位于京西山区深山峡谷中,改名川底下村。整个村庄保留着比力完全的古代建筑群,坐落在北侧缓坡之上,依山而建,凹凸错落,线条清晰,紫石和青石展就的小径盘曲迴绕,颇具江南风气,又有世外桃源之感。山村的建筑分上下两层、凹凸错落的村子似古城堡,又似山城,被称为北京地域的“布达拉宫”。它既有北京城内四合院的风韵,又有山村小巷的光景。
旧事京西:妙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