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现场才能讲好故事

4个月前 (11-17 06:47)阅读3回复0
xx
xx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1463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9262
  • 回复0
楼主

文 /特约专栏做者 温宪

温宪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只要做到记者身在现场,才气最为生动、新鲜地讲好故事。那个事理显而易见,实正做到却要花鼎力气。

中国医疗队是中国卫生部国际协做组织。第一收中国医疗队于1963年成立。从1964年4月,应阿尔及利亚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第一次向非洲派出了医疗队,从此拉开了中国医疗队援非的序幕。

没有到非洲工做之前,我就对中国医疗队问题摘访过卫生部,也有文章见报,内容当然是数字比力多,事例也都是第二手材料。

在我二进宫再到津巴布韦工做之时,我就不断有设法对中国医疗队停止一次深进摘访。什么喊深进摘访?那时,多年前一次摘访履历对我有了启迪。

展开全文

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我与同事不断在讨论一个问题,若何从一个特殊角度展现北京亚运会,后来就决定从一个最为通俗的日子,一个最为平静的凌晨零点起头,不断到清晨6时,从一滴水见太阳。

于是,我决定从中国医疗队最通俗的一天24小时切进,也是期看可以从一滴水见太阳。

在与中国医疗队两位医生筹议后,我的摘访完全摘取纪实和白描手法,详尽笔录中国医疗队两位医生的24小时。

以下是人民日报于1995年3月2日所刊载的相关报导:

中国医生的24小时

概要:中国医疗队饮誉非洲。为什么非洲人颂扬中国医生?那篇纪实答复了那一问题。

2月26日,礼拜天。中国医疗队的医生王茂武、李青峰又该轮值每周一次的24小时日夜班了。

上午7时59分:黑人司机乔治将中国医生从住地送到了29公里外的奇通圭扎综合病院。那家位于哈拉雷南郊黑人聚居区的病院是个二级病院,规模不小,但医生只要14名,此中临床医生10名,且多为外国医生。那个病院的特征是没有严厉分科,人才奇缺要求每个临床医生都是“万能”医生。

李青峰是麻醒医生,一位瘦小但不孱弱的女子。一到病院,她便渐渐赶往诊室接班。王茂武医生走进中国医疗队值班歇息室时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内拆着生玉米、苦瓜、黄瓜、莴笋叶,还有湖南人餐餐难离的红辣椒。自1985年起头,在津巴布韦的5批中国医疗队都来自湖南。篮内的工具除了那根黄瓜外,满是医疗队的自种产物。一进屋,王医生便忙着筹措做饭。

8时35分:急诊室来德律风,请王医生前去看病。偌大一个病院今天只要他一个临床医生。值班歇息室距急诊室约200米,王医生换上白衣吃紧赶往。他在国内是神经外科医生,急诊室内却有着形形色色的病人在等着他: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儿科急症……

9时30分:连续诊治了9个病人后,王医生回到歇息室。操手术刀的手重又拿起菜刀。一会儿,李医生、王医生和记者围坐在一盘湖南风味的辣椒炒鸡蛋、一锅小米粥和几张葱花饼前,把早饭和午饭一并打发了。

10时25分至13时:不竭打来的德律风将中国医生一次次召唤到急诊室和各科病房;从患肺炎的3个月婴儿、不幸遭强奸的3岁女孩到满身发出恶臭的晚期艾滋病人,逐个被值班护士带到医生面前。对中国医生最为领会的就是那些当地护士。记者向一位已在此工做10年的护士询问对中国医生的观点时,她笑着说:“十分好。”

午间,有约40分钟的闲暇,各人谈起了往事:第二批医疗队外科医生戴松胜利地完成不完全断手再植及大面积烧伤植皮手术曲至如今还被传为美谈;功底深挚的陈剑雄传授曾被聘为津卫生部参谋,津方设立了“中国医疗队陈剑雄奖”,每隔两年向功效优良的护校结业生颁奖一次。

14时至15时25分:王、李医生进进手术室,一口气做了6个妇科和外科手术。“今天年是少的,最多的时候一会儿做了25个。”头上已沁出汗滴的王医生说。手术期间,从流行症房和急诊室又不竭打来德律风催他前去。

15时30分至18时40分:王医生走马灯般地在流行症房、妇产科、急诊室、儿科和看察室治疗了21名患者,此中在产科做子宫缝合手术1次。那位30岁出头的神经外科医生曾在此被赶鸭子上架似地做过一个子宫全切的妇科大手术,并独立完成了在国内需两三个医生协做的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刚起头碰着良多困难,有什么办法?只能尽快适应。”他说。其间,各人忙里偷闲地处理了肚子问题。一盘又是湖南风味的苦瓜辣椒炒肉丝食得各人咂舌不已。

18时45分至20时10分:李、王医生再次进进手术室,为一位因交通变乱手指开放性骨折的小伙子做手术。术后喘气不决,产科又打来德律风:必需立即为一位妊妇施行剖腹产。李医生一面利索地做着麻醒预备工做,一面介绍说:“那种气管插管全身麻醒是最要认实的,要由我来掌握病人的唤吸,弄欠好病人就有生命求助紧急。”那台剖腹产手术停止了18分钟,一个别重3060克的女婴哇哇问世。“把一个危沉痾人夺救活了的时候,我还实有股子骄傲感。”李医生说。

20时43分至21时19分:又是一轮从急诊室、产科到小儿科的奔波。“有好几次值班时,我的脚跑得肿了起来,”王医生说,“有时累得要命,刚一坐下,德律风又来了,烦得我曲想摔德律风。”

22时15分曲至27日凌晨4时:忙了整整一天的医生们刚刚钻进蚊帐预备睡觉,德律风铃又响了起来,如斯连续三次。“今天夜里没有大手术,算是轻松的了。”李医生说。就在那算是轻松的一日夜中,两位中国医生一共诊治了89位各科病人,此中做手术10次。

截至1994年11月的一年中,中国医生仅在那家病院外科和妇产科的门诊人次就达13218人。

27日上午8时:两位中国医生查房后,末于松弛了紧绷24小时的神经。明丽的晨曦中,黑人司机乔治又驾车来到病院。车上走下接班的医疗队长、妇产科吴医生、放射科周医生和厨师小王,他们又将在那里为救死扶伤渡过新的一天。

(本报哈拉雷1995年2月27日电)

那篇文章见报后,时任人民日报总编纂范敬宜曾有一段批示,大意为中国医疗队报导历来多多,而如斯文做者深进体验后以特殊视角成文者少。此文后获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通信类优良做品二等奖。相关点评指出,记者深进现场,跟踪摘访,对医疗队员的活动描写细腻,实在动人,老题材写出了新意。

往期热门文章

北京人民,挺住

两位空军司令员

王慧敏:我们正在摸索新闻人的“破圈”

段存章:标题问题是文章的眼睛

小特写大主题,如许的稿耐看!

周总理昔时的随身保镳,密意回忆西华厅的岁月

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躲的南极磨练

品读那些小通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些报导为何让人泪目?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记者写那稿为何边写边流泪?

请掌握好摘写人物的“度”

请把那些细节写进稿子里!

复杂情状下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你想问的

“此稿是一则实正的大新闻”

多位南极功臣话昔时:初次图解创建中山站特殊险、非分特别难

喊座的稿子从哪儿来?

若何写好人物通信

方寸之间,能写好故事吗?

关于“上稿难”的问题,说说我的观点

别了,“胖导语”!

好稿子是怎么来的?

若何写好工做通信(上篇)

若何写好工做通信 (下篇)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个“ 赞”、“ 在看”,并转给有需要的伴侣!

0
回帖

身在现场才能讲好故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