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糖尿病,看中医如何破解!

4个月前 (11-17 01:28)阅读3回复0
dyyh
dyy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1440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8806
  • 回复0
楼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情况因素彼此感化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配合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排泄绝对或相对不敷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灵敏性降低,引起糖、脂肪、卵白、水盐代谢紊乱而发病。

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削减(即三多一少)为特征,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

Ⅰ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程度高,因胰岛素排泄欠缺,依靠外源性胰岛素填补以庇护生命。

Ⅱ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瘦削者发病率高,常可伴随高血压、血脂反常、动脉硬化等疾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气确诊。血清胰岛素程度早期一般或增高,晚期低下。因其起病隐匿,被称为“缄默的杀手”。

临床另有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持久的高血糖及陪伴的卵白量、脂肪代谢反常所招致的各类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次要包罗:

①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等。

②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③神经病变,以四周神经病变成最常见的类型。

本病可回属于中医学“消渴”“消瘅”等范围。久病络脉瘀结,可继发胸痹、中风、麻木、水肿、关格、视瞻昏渺、脱疽等多种病证。

一、思维溯源

展开全文

中医学对本病的熟悉最早,并详尽记载了糖尿病的病名、症状、并发症及治疗办法。早在甲骨文中已有“尿病”的记载,其内涵虽无从考证,但不肃清系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至《黄帝内经》期间,中医学抵消渴病的熟悉有了很大开展,如《灵枢•五变》篇提出了“消瘅”病名,并认为其成因与五脏虚弱、情志失调、内热等有关。

其明白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薄皮肤,而目安稳以深者,长冲曲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可,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素问•奇病论》记载了消渴病名,并认为其发病与“食肥甜”有关,如谓:“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甜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甜者令人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上述关于“消瘅”“消渴”的熟悉较为中的,可视为古代糖尿病的通称。迨至东汉消渴病名被普遍运用,并逐步代替“消瘅”。

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倒霉淋病脉证并治》从肾阴阳两虚论治“消渴”,创造肾气丸以阴中求阳、少火生气。如谓“须眉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迄今仍有其重要临床价值。

隋·巢元方初次提出其并发症,如《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云:“其病变多发痈疽。”

唐·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明白地阐述了其临床特征,云“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

孙思邈《令媛要方》重视消渴病治禁:“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

宋以后明白提出了“三消”及“上消、中消、下消”之名,其含义及彼此关系。

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贴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灸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别名肾消也。”

金元医家进一步阐述其并发症,如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认为“可变成雀目或内障”。

张从正《儒门事亲•三消论》云“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明清医家对其并发症的熟悉进一步深化,如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消渴》云:“三消久之津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此证肾消得之为多。”

王肯堂《证治准绳•消瘅》对三消的临床分类做了标准,“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三消》云“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临证要旨。

《王旭高医案》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

后世医家在前人阐述的根底上,开展了普遍深进的理论、临床研究,使诊疗程度日趋进步。

二、理法精要

韦师认为,本病病因复杂,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石所伤以及外感邪毒等方面,与先天分赋不敷,后天失养,体量偏颇密切相关。

发病初期,次要为饮食失节,持久过嗜肥甜醇酒,辛辣香燥,煎炸烧烤,以致内生湿热、痰火;或有胃肠结热,热伤气阴。

或持久情志失调,气郁化火,郁热伤阴耗气;或竭虑强思,阳气过用,阴血暗耗。或外感温热毒邪,或为药石之燥烈所伤,劫伤阴液,进而伤气。或房劳伤肾,或年老体弱,劳逸失度,暗耗阴精,虚火内生,皆可引发消渴病。

其病机特征是炎热耗伤气阴,以阴虚为本,炎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炎热愈盛,炎热愈盛则阴愈虚。

其病位在于肺、胃、肾,可兼及多脏,尤以肾为关键。阴虚肺燥,津液不布,则胃失濡润,肾乏滋助;胃热炽盛伤阴,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肾阴虚火旺,上炎肺胃。以致肺燥、胃热、肾虚相因为患,而各有所侧重,故“三多”症状既可并见,又主次有别。

病程较久,则易发作以下三种病变:一是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往往因炎热偏盛,暗耗肝肾阴液,阴不造阳,目失濡养,招致二目干涩,视物昏花,以至失明。即所谓“耗乱精神,过违其度,则炎热郁盛之所成也”(刘河间《三消论》)。

二是“壮人烟气”、阴损及气(阳),脾肾气(阳)阴俱虚,以致水湿众多,发为水肿,或阴竭阳亡,而致神识不清,皮肤枯燥,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候。

三是在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以至阴阳俱虚的根底上,阳虚、气虚则血行迟滞,阴虚则血脉虚涩,末致血行不顺畅,渐致血瘀,而为络脉病变。或久病进络,多因热结、气郁、湿滞、痰阻等诸多病理产品互相胶结,以致络脉瘀结,成为多种继发病证发病的根底。

如心脉瘀阻,即为胸痹肉痛、心悸、怔忡;风痰瘀阻,痹塞脑络,即为眩晕、中风;肾络瘀结,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可见水肿或致关格危候;肢体络脉痹阻,气血不克不及布达于四肢,即可见血痹、痿、厥,以至发作脱疽之变。

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同化。即本虚有气、血、阴、阳之差别,尤以脾肾气阴两虚为多见;标实则多为炎热、瘀血、痰阻、冷凝等痹阻脉络之各别。

阴虚炎热常贯串病程始末,一般而言,早期以阴虚炎热为主,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则阴损及阳,以阴阳两虚为主。

在治疗上,应根据其病机特征,标本兼顾,药物疗法与饮食疗法并举。

正如《景岳全书•三消干渴》云:“凡治消之法,最领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往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行。若由实水不敷,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渐清败,益以困矣。”

因而,药物疗法当以清热润燥、养阴益气为根本治法。尤应连系脏腑定位,处置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一般说来,应视标本的主次,或以治本为主,兼以治标,或以治标为主,兼以治本。

《医学心悟•三消》主张“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那种清补并用,针对三消主次而有所偏重的治法,可谓要言不烦,足资借鉴。

再者,跟着生活程度的不竭进步,因“数食甜美”,致体量瘦削者日渐增加,而“肥人多痰”,痰浊阻滞气机,日久则血行不顺畅,招致并加重血瘀。血瘀气滞,津液运行受阻,又可聚而成痰,即所谓“瘀血既久,亦能化痰”(《血证论》)。

痰浊瘀血互为因果,末致痰瘀并见,阻滞脉络。因而,重视活血化瘀、祛痰泄浊法的及时运用,关于掌握病情开展及预防并发症,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意义。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连系中药药理研究,抉择响应药物,每可进步疗效。

如气虚者选用黄芪,既可降糖、降脂、降压,又有削减尿卵白、调剂免疫功用等感化,可谓一药多用。人参不只能降低血糖,还可间接肃清自在基,抗脂量过氧化。

中满内热者,运用黄连具有可靠的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抗心律变态和庇护心肌等感化,用于降糖剂量要大,一般在15g以上。

热盛伤津者,黄连配乌梅,以“苦酸造甜”。

冷热错杂者,黄连伍干姜,为降血糖之常用药对,意在“辛开苦降”。

兼油腻肉食之积者,黄连配山楂,以消食化积祛脂。

兼肺胃之热者,黄连配天花粉,以清热养阴,生津行渴,且天花粉有可靠的降血糖感化。黄连虽属苦冷之品,然经恰当配伍,造其苦冷之性,而无冷凉伤中之弊。

瘀阻血络者用水蛭,其破血、逐瘀、通经感化功倍,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凝固、降低血液黏稠度、改进微轮回、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等感化,为治疗糖尿病高黏滞血症和高脂血症之要药。

饮食疗法、运动磨练与药物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饮食要对峙平衡炊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息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原则,为平衡炊事的重要理论根据,意在强调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气息调和才气补精益气,那对糖尿病患者的炊事具有普及批示意义。

详细而言,要在主食定量范畴内尽可能多食些粗杂粮及豆类,禁忌“甜美多肥”的食物。

蔬菜以绿叶菜为主,如苦瓜、洋葱、马齿苋、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葫芦瓜、冬瓜、萝卜、山药等,那些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较多的粗纤维,能有效地避免血糖吸收过快,还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的感化。

生果中火龙果、鲜枣、红果、海棠、柿子、鲜桂圆、香蕉含糖量较高;橘子、橙、柚子、鲜荔枝、苹果、梨含糖量为中等;草莓、枇杷、菠萝、西瓜、樱桃含糖量较少,能够恰当食用,此中菠萝、草莓、樱桃能改进胰岛素的排泄,有降糖的感化;西红柿、黄瓜含糖很低,能够恰当多食些以取代生果。

运动磨练对降低血糖有重要意义,运动强度要恰当,应循序渐进,以不怠倦为度。出格是患严峻并发症者,应该限造活动量,以免加沉痾情。运动的体例多种多样,如漫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溜冰、泅水、老年迪斯科等,出格是打太极拳,具有轻松、天然、伸展与温和等特征,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三、辨证撷菁

韦师关于本病辨证,十分重视辨证与辨病连系。因为糖尿病发病之初“三多”症状多不典型,往往“无证可辨”,故应根据其病程、症状、体量、饮食习惯、家族史、舌象、脉象等诸多方面综合阐发。

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平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形体瘦削,以眩晕、胸闷气短、中风等病证就诊,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应同时做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查抄,以明白辨病诊断。

其次辨病位,若“三多”症状同时存在,应该根据其侧重水平的差别,辨上、中、下三消。

再次辨标本虚实,本虚证常见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证有炎热、气滞、痰湿、血瘀之分。

此中,热证进一步又可分肺胃热结、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痰热中阻,并且表示为肝阳上亢者也很多见。

本虚与标实两者常互为因果。一般初病多以热证、实证为主,病久则炎热与阴虚、气虚互见,或与气阴两虚以至阴阳俱虚证互见,并常兼见气滞、痰湿、血瘀诸标实证候。

最初辨本证与变证,糖尿病一般先呈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等本证,随病情的开展而呈现痈疽、眼疾、肉痛、中风等变证。但亦有少数中老年患者与此相反,其“三多”及消瘦的本证不明显,而常以变证为线索,最初确诊为本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家号“云修行(ID:xiuxingyuncn)”,版权回原做者所有。

0
回帖

“沉默的杀手”糖尿病,看中医如何破解!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