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作品三流改编”这个魔咒谁说不能破

3个月前 (11-16 22:05)阅读5回复0
zaibaike
zaibaike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66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328
  • 回复0
楼主

电视剧《拆台》剧照

1.被抉择的做品,无不是洞悉人道、洞察社会的精品力做

夏衍所说的三个前提在文学做品舞台化和影视化中都同样适用,好的文本经常被各个剧种争夺,好比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话剧常演不衰,改编的影视剧也震动了很多看寡;再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远的《普通的世界》,被陆续移上舞台,又有人不竭停止着影视化测验考试;还有《尘埃落定》《长恨歌》《暗杀》等一系列茅盾文学奖获奖做品以其强大的文本魅力在各个艺术范畴发光发亮。然而,强大的文本其实不能让所有改编做品“保过”,有时,通过改编把文学语言的魅力转化成舞台魅力或影视魅力,比原创还有难度。

2.名做舞台化不但是修枝剪叶,更要付与做品新的生命

近年来,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金宇澄的《繁花》、徐訏的《风萧萧》、毕飞宇的《汉子还剩下什么》等文学名做被陆续移上舞台,陈彦的《配角》、李佩甫的《生命册》、阿来的《尘埃落定》等茅盾文学奖获奖做品也已进进剧本改编创做阶段。我们等待话剧精品涌现,同时也会为改编者捏一把汗。

以陕西人艺“并蒂莲”《白鹿原》和《普通的世界》为例,陕西人艺版舞台剧《白鹿原》是陈忠实生前“最称心的改编版本”,也是广阔看寡交口赞扬的典范之做。原因在于,一是做品删改时保留了最精华的内容,核心绪节得以艺术再现;二是全程陕西话以及华阴老腔的妙用闪现出厚重的陕西乡土头土脑息;三是“歌队”的巧设将文学语言的起承转合停止了转化,不只填补了个他人物和剧情的缺失,更是将剧情天然贯串起来。改编实正做到了文学语言的舞台化,完成了对新做的注魂,最末一部巨做被艺术化地浓缩,又以新的形象在看寡心中扎根。而比拟较来说,《普通的世界》的改编则有些差距,看寡的评判也是毁誉各半。台词、剧情、演出等问题的呈现最末都要回咎于改编的不到位,一旦做品没了生命,只靠原著的魅力吸惹人显然是不敷的。

话剧《白鹿原》海报

中国影视剧的开展不断与文学连结着密切的共存关系,大大都典范影视剧都有文学原著的内容护航。回忆中国片子史,无论是早期鲁迅、茅盾、曹禺、老舍、巴金等名家做品,仍是后来的《红日》《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革命题材文学做品以及《三里湾》《龙须沟》《茶馆》等现实题材文学做品,都曾以全新面孔呈现在银幕上。后来跟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剧的开展,《雷雨》《茶馆》等文学力做又被改编成电视剧走进千家万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剧精品涌现,如《芙蓉镇》《活着》《风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片子佳做,以及《普通的世界》《少年天子》《汗青的天空》《暗杀》等电视剧精品,皆改编自文学名做,此中良多是茅盾文学奖获奖做品。

文学名做影视化确实要有舍的气概气派,但又不克不及丢了原做的魂。《茶馆》的舞台化改编和影视化改编都被视为上乘之做,话剧常演不衰,电视剧版和片子版豆瓣评分别离到达9.2分和9.5分,其原因就在于简单的叙事构造和背景中,以及影视化创做中,原著悲喜剧的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保留。

0
回帖

“一流作品三流改编”这个魔咒谁说不能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