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包青天,一千多年后墓地被发现,里面的场景让专家心痛!

娱乐 3年前 阅读:6 评论:0

他被称为包彼苍,一千多年后墓地被发现,里面的场景让专家肉痛!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是北宋期间的名臣。其一生清廉公允、为人顽强,不依附显贵,办案铁面无情且贤明定夺,勇于替苍生申不服,深受其时苍生恋慕,故有“包彼苍”及“包公”之名。得益于近几十年影视剧的熏陶,他那刚正不阿、秉公办案的形象,可谓是深进人心,后人亲热的称唤他为“包彼苍”。

在那之后,包拯的仕途也算一帆风顺,从处所到中心,大小仕宦的乌纱帽也都戴过。小的诸如知X,大的诸如三司使等,在那此中,最闻名的从政履历就是在1056年出任开封府知府一职,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开封府尹包大人”了。

欧阳修曾评判曰:拯性好刚,天姿峭曲,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曲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公元1062年5月,包拯因病往世,常年六十四岁,当朝皇帝宋仁宗亲临吊唁,并逃封他为礼部尚书。

展开全文

几经周折,专家们末于找到了包拯的原葬墓,随后历经磨练的包拯遗骨被包氏后人埋葬。1986年,政府决定重修包拯墓,1987年,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包拯墓修建完成。虽说墓地从头修葺,但是做为一代清官,包拯身后都没有得到安眠,以至连骸骨都不克不及保全,实在让人肉痛不已!

标签:开封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