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到清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3个月前 (11-15 21:07)阅读4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1277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559
  • 回复0
楼主

从明到清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文/北京·刘三解

1793年8月5日,根据传统历法是大清乾隆五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特使乔治·马戛尔尼勋爵,以恭喜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为名,千里迢迢历时一年,从大西洋一侧的英伦三岛绕过半个地球,来到了承平洋一侧的中国天津白河口。

接下来马戛尔尼的故事在良多人那里早已耳熟能详,在进京觐见乾隆皇帝的路上,马戛尔尼和他的使节团成员惊异地发现,其时的中国民间贫苦,道德沦丧,官员颟顸,军事单薄,彻底打坏了他们原先对清朝所有的美妙想象。

当然,马戛尔尼先生很快就找到了他认为形成那一切的原因。

他在私家日记中写道:

“当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13世纪拜候中国时,正值西部蒙古鞑靼人征服中国,以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汗为他们的领袖。阿谁时候前不久,中国人已到达他们文明的高峰……他们其时必定长短常开化的民族。但自北方满洲鞑靼人最初征服以来,至少在那过往的150年,没有开展和朝上进步,以至在撤退退却;而在我们科技日益前进时,他们和今天的欧洲民族比拟较,现实酿成了半野生番。”

那个总结的中心意思是:满清外族统治带来的冲击和倒退,成为阐明近代之前从明到清中国为何落后于世界的更好谜底,事实一方面有洋人马戛尔尼背书,另一方面也抚慰了国人的自尊心。

但是马戛尔尼那个阐明站不住脚,为什么?汗青有谜底。

就在马戛尔尼所说的150年之前,明末的中国,也有一个外国人,留下了他对其时明朝社会的看察和记载。

那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上帝教耶稣会布道士玛提欧·利奇,中文名喊利玛窦。相隔150年的两个外国人,用他们的目光审阅中国社会时,在良多类似的角度上都产生了兴致,两者对读,确实很有意思。

展开全文

利玛窦眼中的明朝社会什么样?

利玛窦是一个十分擅长进修中国文化的布道士。在利玛窦所撰《中国札记》中如斯记载:

“那个国度的刑法似乎其实不太严厉,但被大臣们不法处死的似乎和合法处决的人数是同样的多。所以发作那种情状,是因为那个国度有一项固定而古老的习惯,容许大臣不颠末法令手续和审讯,就能够随意鞭打任何人……被告给大臣一笔巨款,就能够违背法令和正义而买得活命。大臣们做威做福到那种地步,以致几乎没有一小我能够说本身的财富是平安的,人人都成天提心吊胆,唯恐遭到诬告而被褫夺他所有的一切……所以他们也不大关心什么实理,行事老是非常隆重,罕见相信任何人。”

150年后的马戛尔尼使团,也重视到类似的问题:

“寡所皆知,在他们法庭上钱可通神,钱多的老是有理。”

“在中国,皇帝的利益始末是头等重要的事,违背他的旨令,任何人的财富都是不平安的。”

“在那种轨制下,人人都沦为奴隶,只要最小官一点头,人人都得挨竹板……底子谈不到还有什么体面和自尊……中国商人一有时机就故弄玄虚,因为据说靠诚信做不了买卖。中国农人只要能不被发现就会盗窃,因为赏罚仅仅是他天天都挨到的竹板。”

大明与大清,那两者之间有多大区别?其实就是一回事。

利玛窦还不忘吐槽明朝苍生自卖为奴:

“他们傍边有良多人无法过没有女人在一路的生活,就把本身卖给有钱的仆人家,以期在那家的女侍中找到一个老婆,而如许一来就把他们的子女永久酿成奴隶……那一做法的成果是全国是实上四处都是奴隶。”

马戛尔尼使团也吐槽那一情状:

“一小我在某些情状下能够自卖为奴……假设当奴隶期间表示优良,20年后他就有资格获得自在,假设表示欠好,他就末身为奴,假设在本来的卖身契上他把子女算在内,那么子女的下场也一样。”

比拟之下,马戛尔尼看到的,恐怕还好那么一点点。

关于戎行的评判,两方也都各自吐槽。

利玛窦不乏毒舌:

“那个国度中可能没有此外阶层的人民比兵士更出错和更懒散的了……他们应召进伍并不是出自爱国心,又不是出自对皇上的忠实,也不是出自任何想获得名望荣誉的愿看,而仅仅是做为臣民不能不为雇主劳动罢了。戎行中大部门是皇上的奴隶,他们服劳役,有的是因为本身犯过功,有的则是为祖先赎功。当他们不处置军事活动时,他们就被派往干更低贱的活计。”

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清朝戎行也好不到哪里:

“中国戎行大多只能是民兵,历来没有组建,未来也多半不会。他们是不靠别人劳动养活的群体,但那对苍生也有助益……不克不及指看那种生活前提的人拿起兵器往兵戈。”

类似的,比照两方各自的笔录,关于良多方面,如妇女地位、杀婴风俗、美术、建筑程度、社会治安、兵器手艺等等方面,利玛窦笔下的明朝社会和马戛尔尼记载的清朝社会,也都很类似而没有太大区别。

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类似吐槽其实是下面那一对:

利玛窦说:“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成没有常识的野生番,而且就用如许的文句来称唤他们。他们以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进修任何工具,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他们本身才有实正的科学和常识……全国上下都不得与外国人打交道,除了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但凡未得官方批准而与外国人停止商业的,都将遭到最严厉的刑罚。”

马戛尔尼使团也有类似的责备:

“在任何场所他们都表示出所谓民族优胜的虚荣心、自视甚高的狂傲。他们不是没有觉得到别人的长处,但假拆看不见。虽然他们不能不操纵外国人校订他们的历法和调整钟表,而且习惯每年都承受各类欧洲工艺品和新产物,但仍顽固地认为,与他们本身相较,世上所有民族都是戎狄。”

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实如马戛尔尼所说是满清外族统治150年带来的倒退吗?读了利玛窦和马戛尔尼使团的笔录,能够必定的是,利玛窦时代的明朝社会和马戛尔尼时代的清朝社会,素质区别不大。而最初列出的利玛窦与马戛尔尼都感触感染到了的,两个时代配合的抱残守缺、自视中心的虚妄优胜感,恐怕才是问题的最末谜底。

0
回帖

从明到清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