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汗青上,隋朝与秦朝极其类似,都有开国雄主,都是二世而亡。秦始皇与杨广都堪称是雄才大概的明主,他们目光久远,无论是万里长城仍是千里运河,都利在千秋,只是在其时看来太折腾,因而而亡。
秦始皇能折腾,在于六世之积存;杨广能折腾,则是因为其父母在北周根底上,创始了“开皇之治”。之所以说其父母,是因为隋朝不只靠杨坚,还有独孤皇后。独孤皇后与杨坚配合执政治国,被尊为“二圣”。
事实上,独孤皇后之所以能如斯,不只在于其鲜卑遗风——鲜卑族家庭是女性治家,还在于其父亲独孤信。
独孤信是个大帅哥,并且擅长骑射,历仕三朝,从北魏、到西魏再到北周,七个儿子全数封为公侯,三个女儿做了三个朝代皇后,他本人也倍受重用,身兼大司马、大都督、柱国等职位。
因为职位太多,加上常用差别身份写手札,所以盖印极其未便,若是刻几十个印章,也不便利找,怎么办?
那难不倒伶俐的前人。
展开全文
1981年,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一位十三岁的少年宋清,一如往常下学回家。路上他看到一个希罕的石头,颜色显眼,似乎似骰子,有好几个面。后来经专家判定,那块石头竟然是一块南北朝期间的印章。
印章历来很小,只要一面,如斯多面印章仍是第一次看到,目前并世无双,那即是“独孤信煤精石印”(目前收躲于陕西汗青博物馆)。
“独孤信煤精石印”属于西魏期间,距今近1500年,它高4.5厘米,宽4.3厘米,共有24个印面,由16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构成。此中的14个印面有印文,那在我国现有出土的文物中是初次发现,堪称古印章之最。
仅仅是在如斯小的石块上刻出如斯多面,也需要极高的手艺。
在16个正方形印面中,有14个印面镌有印文,别离为“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臣信上疏”、“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刻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
“信白笺”、“信启事”及“耶敕”、“全(令)”和“密”。印文都是阳文楷书,书法雅健劲拔,带着深挚的魏碑风气。
14个印文分为行文、上节、手札三种用处。“独孤信白书”、“臣信上疏”、“信白笺”、“信启事”是给皇帝上书时所用;“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及“耶敕”是用于手札,其余为写官文发号出令所用,带有官职或行文性量。
一个多面印章,14种用处,完全处理了独孤信盖印未便的问题,那即是独孤信印章的精华之处。
至于那个多面印的素材,则更值得一说。
独孤信印是用精煤所刻,精煤属于煤炭资本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树木构成,距今已经有1.5亿年,量地坚硬,颜色发亮,没有纹路,合适雕琢。因为其属于不成再生资本,加上罕见而贵重,所以精煤又被誉为“煤玉”“墨玉”“煤中之王”。
多面印刻于墨玉之上,足可称之为国宝级文物。
不外,汗青上有句话喊“伴君如伴虎”,范蠡也有“狡兔死,走卒烹,飞鸟尽,良弓躲”之于,位高权重,经常难以善末。独孤信坐镇陇右时,就被思疑会割据称霸,后来他与同为“八柱国”之一的赵贵谋害除掉宇文护,工作败事被赐自尽,时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