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第一辆自行车
文/李崇冷
在中国,“进口货”自行车呈现的时间不晚于1868年。其时自行车性能尚未完美,不颠末长时间的操练,骑车者很难掌握骑行技能。中国的道路狭长、凹凸不服,自行车的优势不明显,骑车者多为金发碧眼的洋人,以布道士居多。
1896年7月20日,3名英国青年从伦敦动身,骑自行车漫游地球,由印度进中国,经汉口、芜湖、苏州等城市,于1897年12月22日抵达上海,耗时520多天,行程14332公里。他们一路风餐露宿,将沿途见闻笔录下来,投往各大报馆,赚取盘缠。在中国,每到一个城市,都能迎来多量看客。抵沪当天,数百位外国人骑车“为之洗尘”,排场颇为壮看,“华人看者如潮”。那一出以自行车为主导的行为艺术,激起了中国人骑车的兴致。跟着道路情况的改进及自行车的不竭改进,1898年的上海黄浦滩一带,自行车此往彼来,有如梭织,“华人能御者亦日见其多,轻灵便当,其行若飞”。以致《申报》颁发社论,斗胆预言:自行车势必大兴于中国。
《末代皇帝》溥仪骑自行车
展开全文
光绪骑自行车,辫子卷进后轱辘
清朝皇帝中,有两位与自行车有过密切接触。一位是热心西学与变化,对电报、德律风、汽车、汽船、电灯、蒸汽机等洋玩意怀有极大兴致的光绪帝,一位是末代皇帝溥仪。
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中,美国布道士赫德兰笔录了光绪与自行车的结缘:
有一次,阿谁寺人看见我老婆放在游廊上的自行车,就问我:“那是什么车?”
“那是一种能本身行走的车。”我答复说。
“怎么用呢? ”
我把自行车移下来,在院子里骑了一两圈。他张大了嘴,睁大了眼睛看了片刻。我一停下来,他就问:“怪呀!为什么那车就是不倒呢? ”
我告诉他,但凡运动着的物体就不会倒下。那个事理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事物。
第二天他来的时候说:“皇上想要自行车骑。”我老婆就让他把自行车带进宫里。不久,就传闻皇上正在学骑自行车。有一天,他的长辫子卷进自行车的后轱辘里,从车上摔了下来。和其时良多中国人一样,他从此不再学骑自行车了。
婉容騎自行車于紫禁城內
溥仪为
骑车锯掉
门槛
差别于早早舍弃的光绪帝,末代皇帝溥仪几乎是自行车的铁杆粉丝。1922年12月,溥仪与婉容大婚,溥佳特意赠予他一辆自行车做为新婚礼品。“因他从未骑过自行车,看了非常兴奋,就起头操练起来。
1923年夏,紫禁城一场大火将建福宫及其四周的静怡轩、延春阁、积翠亭、凝辉楼等全数烧完。清理完毕后,溥仪痛快在那开了一个体育场,天天打网球,练自行车。他还特以每月100元的工资,礼聘“飞车小李三”教他骑车技能。
溥仪爱骑车,天然也特殊爱买车,出格是外国的大牌车。他曾命逊清皇室外务府不吝从盐业银行贷款,购置各式名车,有英国的美人牌、双枪牌、三枪牌、帽牌车;德国的蓝牌车;法国的雁牌车等。车买来后,玩腻了,就恩赐给亲属或陪侍的人。他经常利用的20多辆自行车,都存放在御花园的绛雪轩。至今故宫博物院还收躲有溥仪、婉容曾利用过的一辆英国三枪牌自行车。溥仪和婉容骑自行车的照片也被保留了下来,从照片来看,学生婉容的身手其实不逊于溥仪。
婉容的爱车
载涛常骑车满城转悠,北京城里的街巷胡同,他几乎都串过。溥仪没法像载涛那样随意兜风。他最为人津津有味的行为莫过于在《我的前半生》回忆录中提及:“为了骑自行车便利,我把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应不便利的宫门门槛,喊人通盘锯掉。”据《故宫丛谈》记载,就工具六宫和御花园来看,被溥仪锯掉的门槛约20余处,那些被锯掉的门槛,两头都从头安上了榫头,门框摆布的残根,也凿了卯眼,便利晚上关门时,门槛严丝合缝地放回原处。它们至今仍保留在故宫,成了中国与自行车渊源的汗青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