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八十四年前,大伯阵亡在山西抗日前线‖曾向红

7个月前 (11-14 07:41)阅读3回复0
wly
wly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8
  • 经验值2063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1267
  • 回复0
楼主

欢送存眷“方志四川”!

八十四年前

大伯阵亡在山西抗日前线

曾向红

一、听父辈讲那远远的过往,大伯名喊曾国修

往事如烟,何认为念。父辈的老家在如今的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谢家湾,民国时那里属内江县西乡安泰里谢家湾。还在上小学时就曾听父亲说过,他的大哥喊曾国修,抗战期间,随川军出川抗日,阵亡在山西抗日前线。祖父母有四男一女五个孩子,父亲是家里的老幺,大伯阵亡那年他才7岁。大伯所在队伍是川军。其实,“川军”只是通俗的喊法,正式的名称喊“国民革命军”,是其时 *** 的戎行。虽说大伯是为国献身,但在我读小学和中学阿谁年代,受政治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明显觉得到父辈们在谈及大伯时,老是顾忌重重,遮遮掩掩。后来,又断断续续听晚辈们说起,大伯阵亡后的前几年,乡公所会在春节等过年过节时,派人送上猪肉、盐巴、糖食等慰问品,后来也就不了了之啦。还听父辈们屡次提到,家里也曾收到过大伯的阵亡通知书。遗憾的是,因为骚动年代、历经沧桑,那张阵亡通知书也不见了踪影……

关于大伯抗日阵亡,儿时晓得的信息不断是四分五裂的。跟着时间的冲刷,大伯的良多往事,诸如是在山西哪里阵亡的,是哪年阵亡的,那时他多大,详细在哪收队伍、什么级职等诸多关键元素,似乎连晚辈们也越来越模糊、搞不太清晰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偶尔呈现的一本书,让我对大伯在山西马革裹尸的情状有了打破性的领会。其时的场景印象很深,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87年炎天,我在内江教导学院(2000年3月,与内江师范高档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内江师范学院)任汗青教师,父亲是内江市工商局人教科一名负责人。有一天,看到父亲下班回家手里拿着一本书——《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是内江市档案馆为纪念全面抗战50周年而整理编纂的档案史料丛书之一。我立即拿过来翻目次,一看到目次的第50条“内江县抗日战争期间阵亡将士姓名录”,专业的灵敏让我眼睛一亮,“爸,您大哥不是在山西抗日阵亡的吗,查查那上面有没有他的名字”。成果一查,在该书第128页“内江县抗日战争期间阵亡将士姓名录”的表格上,清清晰楚地记载了大伯曾国修的条目。姓名:曾国修,级职:上等兵,队伍番号机关名称:一七八师一零 *** 团,年龄:26,灭亡时间:28.6(笔者注,民国28年6月,即1939年6月),灭亡地点:山西。看着那些我们不断都想晓得,能重现那段汗青的贵重信息,心里感应的是一阵阵冲动,是一丝丝欣慰。几年过往了,末于搞清晰大伯阵亡那些关键信息了。

展开全文

内江市档案馆为纪念全面抗战50周年而整理编纂的档案史料丛书——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

再陆续看下往,后面40多页,满是其时家乡内江县(民国时内江只设置县、没有市)阵亡将士的名字,计800多人,大都只要20多岁,一条条年轻新鲜的生命定格在纸上成了一个个冰凉的名字,他们可都是在民族存亡最求助紧急时刻为国牺牲的啊!

内江市档案馆为纪念全面抗战50周年而整理编纂的档案史料丛书——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

材料记载,全面抗战8年中,内江全县共征兵38297名,牺牲的抗日将士达810人,伤残者万余人。我经常在想,如今互联网那么便利,能否在家乡各类新闻媒体上“夺救性”地把那些贵重汗青档案从头登载“晒”出来,觅觅那810名内江籍阵亡川军将士的家人或后人呢?跟着光阴流逝,越到后来就越难找了。让“沉睡的”汗青档案“活”起来、“动”起来,让忠魂回家,让精神得以延续!那必然是件十分有意义的功德。

二、修家谱载进大伯的生平,曾家后人永铭刻

汗青因铭刻而永久,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今天,我们讲起大伯,再也不消像阿谁特殊汗青期间左顾右看、吞吞吐吐了。能够曲起腰杆说,大伯为国牺牲,抗日献身,是曾家后人敬畏的前辈英烈,我们永久不会忘记他。

曾氏家族是内江的看族之一,为内江甚至四川糖业开展做出了浩荡奉献。曾家历来也有修谱励志传承优良家风的传统。三年前,我们龙门镇谢家湾曾氏家族起头续修家谱,为铭刻并致敬那位家族勇士,根据查阅的相关史料以及多位年长亲人供给的口述笔录和文字素材,我们停止了梳理和整理,把大伯的生平慎重撰写编进了龙门镇谢家湾曾氏家谱里。一位尽忠尽孝、为家担任的大伯形象闪现在我们面前:

内江龙门镇谢家湾曾氏家谱

曾国修,别名曾德章,族谱家谱上字辈名曾繁长,1913年(民国二年)生于内江县西乡安泰里谢家湾(现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谢家湾)。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被拉壮丁进伍(笔者注,其时国民政府实行每户成年须眉三丁抽一),从属川军(国民革命军)47军(军长李家钰)178师(师长李宗昉)1064团(团长双宗海)。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10月间随川军47军出川抗日。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6月在山西中条山抗日“六六战争”中阵亡,为国牺牲,时年26岁,葬于山西夏县黄家嘴村,阵亡时为上等兵军衔。抗日献身写进家谱,后代励志薪火相传。我们在修家谱过程中告慰大伯的忠魂,为的是致敬那位抗日献身的曾家前辈,让曾家后代铭刻、爱崇并传承大伯身上尽忠尽孝的精神。

赤色残阳,烽烟暮色。关于大伯生命嘎然停行在26岁的中条山抗日“六六战争”,固然80多年过往了,但只要打开汗青,仍然能觉得到惨烈的战争就像发作在今天。据材料记载,1939年6月,川军47军衔命在山西平陆县一带抗击日军。6月6日,日军川岸、牛岛师团3万余人在飞机、大炮共同下,大举进攻中条山西部的第四集团军(第38军、96军和川军第47军)防地,日军分9路在同蒲路沿线进犯,将第四集团军包抄在平陆县以北地域,战况甚为猛烈。川军47军两个师奋勇抗击,将日军阻于郑家圪塔、下涧一线。翌日,104师顶着日军炮火猛攻,178师侧击日军,使日军进攻受挫。川军与第四集团军其他兄弟队伍密切共同,激战十几个日夜,压下了日军嚣张气焰,两边呈相持场面。有研究者述说了他参战父亲的回忆:在六六战争中,川军1064团(大伯所在团)固然配备很差,还打下一架日军飞机。其时日军欺辱川军没有重兵器,所以飞得很低,几乎擦着树梢飞,1064团把全团所有轻重机枪集中起来,当日军飞机爬升投弹时,瞄准飞机集中射击,当场打中一架,飞机挈着浓烟,最初坠毁在平陆县的山沟里。有研究者认为,是役第四集团军将士阵亡和失踪八千多人,日军死伤逾五千。在其时严重复杂的恶劣战事情况下,底子不具备前提将战死的将士遗体运回四川老家安埋或在本地做比力正式的埋葬,充其量在阵地四周简单当场掩埋。从此,中条山麓埋忠骨,赤血英魂断异乡。

2021年秋天,我在江苏宜兴市博物馆参看,偶尔发现了一件馆躲品,让我肃然起敬,立足认真看看并摄影留存。那是一张宜兴市博物馆收躲的现居台湾的方先生父亲的抗日烈士证书,关键是那张抗日烈士证书竟然是2016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补发的。联想到我们曾家遗失的那张大伯阵亡通知书,既有些欣喜欣慰,也有点不克不及释怀。

江苏宜兴博物馆收躲的2016年江苏省政府补发台湾方先生的的抗日烈士证书

三、盼魂回来兮大伯早回家,晚辈何处往祭拜

勇士出川三百万,十家九户无儿郎。80多年前,300多万川军出川抗日,有64万人伤亡,近30万份阵亡将士通知书畴前线发还四川。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别的有两个军一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抗战戎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铸就“无川不成军”的悲壮。“不除日寇,誓不还乡”,反映了四川男儿舍生忘死的血性。据材料记载,1937岁首年月夏,川军起头步行出川北上抗日。大伯所在的47军178师动身时,正值夏历中秋,沿途行军40多天,旅程共计4000多里,抵达山西目标地已是北国冰封,马匹冻得不克不及开步,兵士只要两件单衣、一双芒鞋,十分同情。配备不敷,欠缺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可用“千里赴死”来描述。但是,川军将士没有孤负长者乡亲的期看,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四川博得了荣耀,为抗战成功做出了浩荡奉献。现仍屹立于成都会人民公园内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铜像外型,就是一名川军着短裤、绑腿、芒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的威武形象。

年年哀思日,岁岁祭忠魂。抗战成功后,四川民间不断有如许的传说,忍饥受饿的阵亡川军英魂不散,魂回故乡,只为再食碗家乡的担担面(一说汤圆)。那个传说,既让人感触感染到四川长者乡亲对客死异乡的抗日将士最厚重最曲击人心的敬畏和缅怀,也印射出老苍生心里对阵亡川军亡灵未得到安眠的同情和痛心,听后让人泪奔啊!

中国人始末讲究落叶回根、进土为安,老苍生也有个风俗,每到清明,后人会为死往的亲人上坟扫墓,以铭刻祖先拜托哀思。大伯阵亡时未婚无子女,如今大伯的四位亲弟妹也都过世,做为侄系晚辈的我们,对他的祭拜和逃思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同时也是接力完成父辈们不断期盼的夙愿。

几年过往了,我们很想晓得,在阵亡之地的山西夏县黄家嘴村那边,能否有他们的集体坟茔;几年过往了,我们很想晓得,每到清明祭奠日,能否有人还记得那些魂漂异乡的川籍男儿;几年过往了,我们还想晓得,那张遗失了的大伯阵亡通知书,侄子辈能否可做为逃思纪念物向政府相关部分申请补办,供曾家后人拜托哀思,告慰忠魂。

盛世思英烈,铭刻为前行。为国度民族不受外敌进侵,为保全三个弟弟相对平稳的生活,做为长兄的大伯负重前行,义无反顾地走向存亡未卜的战场。尽忠尽孝有担任的大伯,于公于私都不应80多年没人祭拜啊。近年来,每当看到有关异国异乡的英烈魂回故乡的各类媒体新闻报导,就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唤唤:魂回来兮,大伯回家!就有一个许愿在期盼:坟在何处,晚辈来祭拜!近30万客死异乡的川军阵亡将士啊,英魂不克不及被遗忘;长逝在中条山“六六战争”的川军勇士啊,后人在翘首期待何处祭奠。因为,今天我们让英魂安眠,既是匹敌日阵亡将士的密意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护与延续;既是在保留四川过往、如今和将来的配合记忆,更是在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愿山河永无恙,民富国又强!

参考材料

1.《内江抗日救亡运动档案史料选编》,内江市档案馆主编,1987年6月。

2.《川军第47军在中条山》,王剑峰,抗日战争纪念网,2020年3月23日。

3.《中国抗日战场川军风摘录》,《党史文苑》2015年17期。

4.《中条山抗战史料汇编》,秦邦道,中国文化出书社2021年9月。

5.《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上、下),何允中 ,四川人民出书社 2016年8月。

来源: 四川省处所志工做办公室

文/图:曾向红(四川内江人,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1984年7月结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汗青系,汗青学学士。先后任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学生工做处副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等职。2021年11月退休)

方志四川部门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布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回原做者或媒体所有。

0
回帖

【记忆】八十四年前,大伯阵亡在山西抗日前线‖曾向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