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漫漫,苦夏长
春蔼蔼,馋秋香
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处所的秋天,总回是好的。”
要我说啊,秋天,无论在什么处所的秋天,总回是香的。
在水边,秋天是蟹香;
在江南,秋天是木樨香;
在山里,秋天是瓜果香;
在城里,秋天是炒栗子香;
常说秋色无边,
但覆盖在秋色之上的,是气息。
展开全文
秋味是热闹的,你稍不留心,所有的甘旨都齐刷刷的地从山里、海里、湖里、树梢上、田野里冒出来,轮流蛊惑着人类肚子里的馋虫。
馋
蟹
鲜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每逢“蟹秋”至,那浓鲜流油的蟹黄,通明丰腴的蟹膏,不知馋煞几古今食货。
北宋词人苏舜钦曰:“蟹之肥美,抵得上山河之美”;东晋毕卓也曾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清代文学家李渔更是为蟹痴为蟹狂,“螃蟹末身一日皆不克不及忘之,至其可嗜、可甜与不成忘之故,则绝口不克不及描述之”......
螃蟹,清蒸更佳。
起锅后的螃蟹红里透着黄,稍稍放凉后,一手把住温热的蟹体,一手把住蟹脐,“咔嚓”一声掰开,油滋瓦亮的蟹黄充盈在你的掌中,食到口中,鲜甜在唇齿间满溢。
陆续摸索,便见白玉般的嫩肉,没必要踌躇,一丝一丝扯下,蘸上些许蘸料,送进嘴中,细平滑嫩,人世至味。
馋
桂
花
香
木樨,秋天的宝贝。
世人喜欢木樨,多爱它的香,那种香气悄无声息却蕴躲着极大的穿透力,蒙昧无觉中,一股清甜味便穿过轻风融进鼻腔,而待到你见到木樨的身影时,人世的角角落落皆是香。
一到深秋,南方孩子的乡愁便爬上心头。
事实在那烟雨朦胧的故土,四面皆是木樨香。
小时候食木樨圆子,心思放在圆子上,长大后却总能忆起上面浮着的点点褐黄。
每临近花期尾声的时候,各式木樨甜品、菜式便在江南变得炽热起来:木樨糕、木樨藕粉、木樨汤圆等小食,以及木樨茶、木樨酒、木樨鸭等,把戏繁多又细腻精到。
那此中,单是木樨糕就能有许多种,像是椰汁木樨糕啦、水晶木樨糕啦、藕粉木樨糕啦、软炸木樨糕啦....
不外最令人念念不忘的,仍是“妈妈牌”木樨糕。
朝晨起来,推开厨房门,仍是那股甜香,仍是那笼木樨糕,拿起来咬上一口,浓重木樨香在口腔之中充满开来,余下悠长余味。只是母亲的鬓脚已是斑白,好像月下银桂。
馋
山
果
甜
那世间啊,唯美食与爱不成孤负。
在还不晓得秋天是什么的小时候,对美食的逃求便私行帮我们将秋与苦涩的果子挂上了钩。
于是,秋天一到,打发时间的活动就多了一项,眼巴巴地看着一棵棵果树:柿子能够食了吗?树上的枣子怎么还不红啊?石榴什么时候熟啊?
等啊等啊等,在耐烦即将耗尽时,在某个清晨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红灯笼似的高挂在枝头的柿子,汁水浓重充沛,浸着山间的凉意,动人肺腑。食不完还能够将它晒功效干,甜滋滋的,是小时候最喜好的味道。
房子背后的那颗大枣树,有一点羞红的意思,便举着长长的竹竿往打,用力挥打间,那些青红相间的枣子便在笑声里掉啊掉啊,捡起一颗就迫不及待往嘴里塞,实脆实甜啊。
还有家门口的石榴树,把笑得咧嘴石榴摘下来,放在爷爷的手里喊他帮手剥开,将将剥好,就夺过来把红玛瑙一样的石榴粒塞到嘴里,咀嚼间,清甜的汁水从嘴里溢到心尖。
山里乡下的果儿们,秋天的念想之一。
馋
栗
子
热
板栗,那秋冬的恩物,自是不克不及忘的,谁没有在板栗摊前排过队呢?
秋冬的城市陌头,总能闻声铁锨翻动砂砾的“唰唰”声,循着声音走近了,炒栗子摊就呈现在面前。
“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守在铁锅边,看着栗子在高温中扭转、跳跃,那短暂的期待也会演变出甜美的等待。
末于,苦涩的糖炒栗子被拆进了属于本身的纸袋里,轻飘飘,热烘烘。
拿起一颗放在齿间悄悄咬开,露出鹅黄的栗子仁,剥掉壳,用门牙一勾,舌尖一卷,就进了嘴。先是感触感染到绵密、软糯,然后在喉间一步步释放着苦涩。
提起板栗,记忆老是热的。
中国人在“食”一字上,讲究个四时轮回与二十四节气。现在,四时物产虽已足够丰富,但总有几种味道,独属于秋天。
哪种秋味,最令你生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