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风塔,又称宝塔、佛图。释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华大地上屹立起座座佛塔,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相交融,构成了具有民族气概的释教建筑文化。塔原来的感化是承奉僧佛主的舍利,是释教徒顶跪拜的对象,一座塔往往成为一座寺院的主体建筑,后来跟着佛殿建筑的鼓起,逐步降低了塔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招致塔的消逝,相反,内容丰硕的中国园林吸引了塔那种建筑形式,一个园林中,塔往往做为主景。
安庆振风塔坐落在长江之滨的安徽安庆市迎江寺内。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建,原名万佛塔,别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因其82。74米的高度,在长江沿岸的古塔中无塔能及,故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塔”,,“过了安庆不看塔”即是对振风塔的高度赞誉。
如今的振风塔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安庆市的一个象征。
据说因为安庆在古时人文不兴,有巨匠说安庆的风水灵气都被长江所吞,只要造一塔立于江边使安庆抬头即可,后来便有了那座振风塔。
振风塔建起之后懊恼也接踵而来,在安庆坊间不断传播着那么一句话:“南京不打五更鼓,安庆不做彭知府。
”那句话的意思就是,相传南京古时年年闹水灾,有人便向一财主借了一个金盆投入水中,从而“镇”住了水灾,因财次要求金盆在当天五更鼓后偿还,为了平息水灾南京便不再敲打五更鼓。
同样的版本故事,在安庆却有差别的演绎。因为在以前安庆的地形就像一条船,振风塔建起之后就像树立在船头的一根桅杆,若是没有篷帆安庆那条大船便会永泊在此,但有一年却来了一个姓“彭”的人当知府,“彭”与“篷”谐音,桅杆上一旦挂上篷帆船便会顺水而流。
安庆人当然不肯意本身的家乡跟着江水飘走,于是便在振风塔前面放置了两个约3吨重的大锚,那两个锚如今仍然在迎江寺的大门前。
振风塔系砖石构造的楼客式塔, 塔平面呈八角形, 通高72米, 低层周长40米, 四周有碑石记载建塔史志 。
在全国108座砖石构造塔中名列第二。塔基座用一米高的青石筑成, 基座四周为白石栏杆, 并有26根圆柱支持附阶, 顶部覆以八角形屋面, 回廊宽大舒展, 亭亭如盖。附阶顶上收做八角形平台, 构成低矮的须弥座, 外绕以白石栏杆。二至七层均有八角形石栏, 可供游人四周参观。
每层的厅室楼门机构多变,雕琢详尽, 图案纷歧。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 各层壁龛, 两侧对称, 设一至五个小壁龛, 龛合有缝, 曲通塔内夹道和空厅顶部, 以使佛灯不致熄灭。塔南辟有拱门, 游人可登上168级台阶到塔顶, 塔顶的塔刹用巨大的宝葫芦构成。
振风塔共有七层,在底层的塔体上镶嵌有六块石碑,上面别离记载了每次维修振风塔时的情况,从一层往上,每层都有八个向上翘的飞檐,飞檐上挂着风铎,每当江风吹过风铎就叮当做响,塔的顶层还安拆着一个宝瓶状的塔尖,也就是我们凡是所说的塔刹。
据寺内的师傅说,当初振风塔在建造时是接纳筑土法逐层垒建起来的,那时没有脚手架,每建一层塔,只要在塔的四周用土垒积起来,在此根底上才气建造第二层。在塔的第四层以上镶嵌着600多座彩色的砖雕佛像,因而振风塔又被称为“万佛塔”。塔内有碑刻51块,外有石栏环卫。
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全市风光,一览无遗。外型和工艺技巧,具有明显时代特色,极为壮不雅,“塔影横江”为“安庆八景”之一。
关于振风塔更多的详情寺内僧人晓得的其实不多,却是在寺外卖香烛的商贩对此颇有领会,他们讲了如许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进犯安庆时,省藏书楼所保藏的全省的文史材料都被运至桐城花山中方寺保藏,不久日军又侵犯桐城,眼看那批图书材料就要面对流失的危险,那时迎江寺方丈本僧在夜间率领数十个僧人荡舟把那批文史材料偷运回迎江寺,并藏于振风塔第三层,从而才使那批材料得以保留。
抗战成功后,省文史馆从塔中取出那批珍贵的文史材料时,发现竟然无缺无损,为此其时国民政府还颁布了嘉奖令,称振风塔为“文献塔”。那个嘉奖令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所毁。
2003年5月16日,发行的《安庆振风塔》公用通俗邮资封。
全国集邮先辈小我、安徽省邮协理事,白启云先生近两年来全力搜集《安庆振风塔》普资封,已达400多个差别品种,近5000多个《安庆振风塔》普资封。
据史志记载, 此塔自建成后, 明清两朝共有5次大的修整,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 也曾维修。
建国后先后有三次维修, 最初一次是1993年5月至1995年5月历经24个月的特大修复, 对残破不全的塔建、围栏维修补齐, 而且做到了修旧如旧。共复造砖佛像800多尊, 石刻佛像160尊, 加上明朝原存佛像共达1200余尊。
中国释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身为“振风塔”落款。修复后的古塔荣耀照人, 成为古城安庆的一个重要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