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文化 3年前 阅读:8 评论: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期间,明帝倡导释教,传闻释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不雅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号令那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那种释教礼节节日逐步构成民间浩大的节日。

  该节履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开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命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严重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别离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汗青的开展而耽误、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不断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天为市,热闹不凡,夜间燃灯,蔚为壮不雅。出格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飞腾。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标签:元宵节诗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4-05-29 11:03:08

    元宵节的由来,寄托着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