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推敲推敲的故事内容怎么样?

5个月前 (11-04 15:17)阅读3回复0
lrj
lrj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469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9393
  • 回复0
楼主

  琢磨琢磨的成语故事:我国古代许多卓有成就的诗人,十分重视锻字炼句,一字一句都频频揣摩,不只要求言辞准确,更要有神韵。在《唐诗纪事》里就载有如许一个变乱。 一千二百多年前唐王朝的京都长安陌头,有一个年青人骑在驴背上,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吟着诗:“闲居小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当他吟过末句时,那只下垂的右手,突然举了起来,不断地做着或推或敲的姿势。沉吟了片刻,嘴里又突然冒出一句:“僧敲月下门。”此时,脑海里又浮现出如许一幅画景:一个夜色幽静的山林,有个僧人渐渐归来,面临着紧闭的庙门,是“敲”的好,仍是“推”的妙呢?他边思索边比画,不断地在驴背上伸出双手,时而做推的手势,时而又做敲的姿势,旁人认为此人正在骑驴练太极。

   就在那时,在一阵严肃的吆喝声中,大文学家、京兆尹韩愈,前呼后应地过来了。阿谁骑在驴上的青年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以不回躲避道之功被抓来带到韩愈的马前。韩愈询问后得知:本来那个青年就是范阳(今河北涿县附近)人,贾岛,字阆仙,他是来京城参与测验的。

  适才正在做一首名为《题李凝幽居》的诗,对“僧推月下门”那一句,无法确定是用“推”字仍是“敲”字好。 韩愈本是很有文才的人,一听贾岛是做诗闯了道,就全免除了他的罪恶,并把他适才吟过的诗句,又频频地吟诵了几遍,才慎重地对贾岛说:“仍是用‘敲’字好。

  因为你的诗题是《题李凝幽居》,月下找人,大门一定常关;门关则推不开,门虚掩却会排闼曲人,岂不成鲁莽僧人?” “别的,鸟宿池树,夜深切静,明月之下,僧人敲门,那风光多么漂亮,那响声又是多么洪亮而富有诗意!从音节上说,‘敲’字也清脆一些。” 韩愈那么一解释,贾岛马上恍然大悟,连声称赞:“说得对,说得对!” 韩愈对那个写诗认实而又虚心勤学的青年喜好得很,留他在贵寓住了好些日子,还同他交了伴侣,教他文章做法。

  后来贾岛颠末频频琢磨,满意地写完了《题李凝幽居》诗。 闲居小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按照那个故事,后来人们便引出了“琢磨琢磨”那个成语。

0
回帖

中华成语推敲推敲的故事内容怎么样?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