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什么要写《清明》这首诗?

2年前 (2022-11-04)阅读6回复2最佳爬楼位置
xxhh
xxhh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5368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7379
  • 回复0
楼主

  唐文宗太和九年,即公元835年春夏之交,一代才俊的杜牧屈身就任宣州太守幕僚时,得知湖州风物妍好,且美女浩瀚,便承受故人老友、其时的湖州刺史崔君书笺之邀,慕名来到风光秀丽的吴中。

   其时,正值蒲月端午佳节。而每逢蒲月端午节,湖州水乡便要举行大规模的水上龙舟赛会。

  那一天,湖州城万人空巷,倾家而出,当时游船聚集,男女鼓噪,管弦齐鸣,非常壮不雅。因而,那一每年一度传统赛会,便会引来无数湖州少女前来旁观。杜牧与其说是应老友之约前来旁观龙舟赛会,还不如说是借龙舟赛会前来欣赏吴中佳丽。

   就在此次龙舟赛会上,一名吴中少女的闭月羞花深深感动了刚过而立之年的杜牧心扉,无法杜牧行程渐渐,只好手书一札,托人送于那位少女,以做来年之约。

  其书写道:“且不既纳,当为后期,吾十年必为此郡,若不来,乃从所适”。意思就是说,如今未便娶你为妻,就约以后的期限,我杜牧十年后一定成为湖州郡守,那时候我若不来,你能够另嫁别人。

   十年后的唐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的的清明,杜牧来到与湖州一界之隔的池州做一任太守时,常常想起昔时湖州的应诺之事,竟然为一时不克不及如愿而郁郁寡欢,难以释怀,面临清明的纷繁喜雨,却写出了感恨伤怀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来杜牧奋发图强,留连官场,末于在第一次去湖州的十四年后,即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出任湖州刺史,前来如约,于是就有了唐宋文坛之上最浪漫的对话:

   “昔既许君矣,何为适人?”

   “向约三年,不来然后嫁,嫁已三年矣”。

   杜牧恍然大悟,顿足不迭,懊悔无期,遂苦吟一首《七绝》: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现在风摆花落尽,绿叶成荫子满枝”。

   一代名满全国的诗人的无限伤感,引来了几后来人的几嘘叹。

  北宋出名诗人苏轼曾赋诗曰:“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苏轼门下的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有一首《水龙吟》,更是道出了杜牧那位唐代大诗人空留无限余恨的情怀:“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

  白苹洲渚,诗成春晚,昔时此地。行遍瑶台,弄英联袂,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

   “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那首《清明》诗无疑是一首感恨伤怀的幽怨诗。

  昔时,杜牧为了一名斑斓的吴中少女而记下的本身的感恨伤怀,却没有想到为世上留下了一段传播千古的浪漫美谈。当然,令那位名满全国的一代大诗人更没有想到的是,一千二百多年后,竟然有人认定他发自肺腑的千古绝唱却是别人之做。

0
回帖

诗人为什么要写《清明》这首诗? 相关回复(2)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沙发
诗人写清明为缅怀先人,表达思念之情。
2周前 (08-12 07:31)回复00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
2楼
诗人创作清明这首诗,既是为了纪念时序变换又深刻传达离乡思绪及生命的敬畏之情,借以即兴感怀生死之间的思索和情谊深沉之志辞洒落其情怀幽妙不已让后世代代传颂经典之作的魅力所在!
2周前 (08-12 07:32)回复0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