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体诗?《蜀道难》是古体诗吗?

文化 2年前 阅读:4 评论:0

  古体诗是近体诗构成前,除楚辞外的

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从诗句字数看,有四言、五言、七言诗和杂言诗。

四言诗。《诗经》中搜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不雅沧海》、陶潜的《停云》都属于四言诗。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做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朝。《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朝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良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朝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到了唐朝,七古大量呈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

各类诗歌体裁。古体诗形式比力自在,不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共同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 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屈)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木答案立场。

网友评论

本站会员尊享VIP特权,现在就加入我们吧!登录注册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注册
用户名
密码(至少8位)
确认密码
邮箱(请填写常用邮箱)
验证码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
找回密码
用户名
邮箱
※ 重置链接将发送到邮箱
若未跳转,可点击这里刷新重试
未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