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奇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特点: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到达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需不异。
二,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描述词对描述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并且相对的词必需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调子协调。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
两者均为其根本要求。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跟尾。到了明代,明太祖墨元璋鼎力倡导对联。他在金陵(如今的南京)定都以后,号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苍生家元旦前都必需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身穿便拆出巡,挨门挨户欣赏取乐。其时的文人也把题联做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对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
五,节拍响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处所必需一致。
对联格律六要素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赏识与写做对联,必需领会其根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局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根本格律可归纳综合成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构造相等,节拍响应,平仄相谐。
那六要素又能够别离从根底、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那是对联格律的两个根底要素。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管几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
但在理论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气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若是上联是由几个分句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逐个相等的几个分句构成。
所以,若是连字数都不克不及相等,那无论若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对应,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大都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陪衬的关系。那种陪衬或者是从不异的角度互相映托、互相弥补(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附近
2。
词性相当、构造相等。
那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对联格律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因而,也能够称之为核心要素。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量应当尽可能不异或附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描述词对描述词,以及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等等
3。
节拍响应,平仄相谐。
那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拍,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瓜代呈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拍。所谓节拍响应,指上下联在节拍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
不外,节拍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拍包罗语意节拍和声律节拍。狭义的节拍则专指语意节拍。语意节拍次要依语句构造去划分,或者说,次要是按照其语义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拍则是从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说,是指句中必然位置的腔调要求(平仄摆设)问题。
所谓节拍,次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因而,更好将语意节拍和声律节拍别离用节拍和音步来表达。